上周談到的雍正皇帝〈夏日泛舟詩〉草書立軸,作品鈐有三方印記:
代署名「朝乾夕惕」、「雍正宸翰」二款印,在作品左下方;右上方有引首章,鈐「為君難」(左圖)印記一方。
文/陳俊光
上周談到的雍正皇帝〈夏日泛舟詩〉草書立軸,作品鈐有三方印記:
代署名「朝乾夕惕」、「雍正宸翰」二款印,在作品左下方;右上方有引首章,鈐「為君難」(左圖)印記一方。
這方「為君難」以橢圓形的型式製成,在字的兩側附有雙龍紋飾。「為君難」三字是以小篆字體書寫,鐫刻者用刀利落,線條勁潔。整體看來,有帝王的貴氣。
雍正帝即位元年,曾手書「為君難」刻成扁額,高懸於養心殿,之後又刻製多方「為君難」璽印,鈐於書畫起首,是自我惕勵?還是有感而發?留予後人許多遐想。
具有影響力的經典文學《紅樓夢》,故事正是以雍正時期為背景,當時曹府受政治牽連被抄家、清算。於是曹雪芹反雍正,痛罵他是殺害父親的兇手,是荼毒弟兄的惡人,是一個篡位的暴君……
當然,雍正是用盡心機得到皇位,彼時已經四十五歲,在位十三年。但他勤奮有為,整頓貪腐官吏,剛猛果斷的推動各項政、經改革。
現今史學家多認為雍正是具承先啟後,奠定清朝盛世的明君,賦予正面的評價。
而雍正被罵,正是因為他強勢整頓虧空的財政和腐化的官員,打擊權臣既得利益者,而與士人集團對立所致。他感慨的說:「朕非賦性暴虐,所謂諸事嚴者,唯期以法匡治也。」面對官員腐化,予以鐵腕般的打擊,兩者處在最極端對立。若作不問是非的爛好人,是無法維護國家利益的。
所以「為君難」,既是雍正的自我惕勵,也是有感而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