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黃昭順質詢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包粽子的食材價格大漲,端午節是不是不要吃粽子了?陳保基回答,可吃茄子應景。
有人把陳保基和不知民間苦疾的晉惠帝相提並論,指他不食人間煙火,吃菜不知菜價。也有人把他所說,當做悶經濟年代「化痰解鬱」的冷笑話。陳保基澄清說,並非要大家在端午節別吃粽子,而是很多當令蔬果盛產,如茄子、菜豆,都是端午應景食品。
近來菜價三天兩頭漲,原本一斤十五元的高麗菜,漲到三十元,整整一倍。而番薯葉、空心菜、香蕉、南瓜等很庶民的本地蔬果,現在都成了名副其實的「菜金」,陳保基知道嗎?建議陳保基到傳統市場實際體會。
雖然菜價取決於供需,但消費者抱怨菜價太貴,農民則感嘆所得不夠成本,到底昂貴的菜價是被大盤商剝奪,還是中盤商炒作,農政單位是否應進一步了解處理? 何況農政單位還有進口、庫存等調節機制,為何都未發揮作用,令人不解。
端午節吃粽子是節慶文化,怎能一句「端午節也可吃茄子」就打發,身為農政主管不但要「謹言」,更要「慎行」拿出可行辨法。
凡夫(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