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妙顯
文/星雲大師
六代傳衣到野僧,
千年繼踵嶺南能;
碓舂日久工夫熟,
祖宗堪挑無盡燈。
──古德
這是一首說明禪宗傳燈典故的偈語。
「六代傳衣到野僧」,禪宗初祖達摩將衣缽傳給二祖慧可,慧可傳給三祖僧璨,僧璨傳給四祖道信,道信傳給五祖弘忍,弘忍傳給六祖惠能,如此相傳六代後,禪風大盛,蔚為奇觀。
「千年繼踵嶺南能」,惠能大師是嶺南人,以樵夫為業,由於天機聰慧、善根不凡,最後在黃梅五祖座下承受衣缽,成為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初參五祖弘忍大師時,五祖就問:「你從哪裡來?」「嶺南。」「嶺南住的都是獦獠(野蠻人),沒有佛性。」惠能不以為然,反問:「人有南北,佛性也分南北嗎?」就因為這句話,讓五祖弘忍大師非常欣賞,起了傳法的心,便留他在磨房裡舂米,前後達八個月之久,不傳一句法。
「碓舂日久工夫熟」,一天,五祖到磨房看惠能,問:「你的米舂好了沒有?」「早就好了,只差篩一篩。」也就是說,工夫已修到明心見性了,只差祖師的印證。所以五祖弘忍就把衣缽傳給他,故而「祖宗堪挑無盡燈」。這衣缽相傳也稱為「傳燈」,法燈一代一代傳下來,故又名「無盡燈」。
過去的禪宗祖師,他們能夠明心見性,在佛門裡受到尊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每一個人都經歷過修練、折磨的苦行。如溈山禪師當過典座、雪峰禪師擔任飯頭、雲門禪師擔米、稽山禪師擔柴……,他們都是在生活裡覓禪,在日常生活裡接心。
奉勸現今學佛修行的人,要效法祖師風範:對工作盡心盡責,對勞動服務認真去做,要明白「搬柴運水,無非是禪」,禪是離不開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