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時下不少積極求子的育齡婦女,除了到西醫門診接受檢查外,也會搭配傳統中醫調理身體。一名四十二歲不孕症婦女數年來多次接受人工授精,肚皮遲遲無動靜,後嘗試祭祀用的沉香「溫灸」溫經通絡,持續兩、三個月後就傳出好消息,預定九月生下寶寶。
高醫中醫部主治醫師許春宏指出,傳統中醫針灸,能通經脈、調血氣,至於以艾草或沉香燒熱後在穴道上方溫熱的「溫灸」療法,則能溫經通絡、祛濕除寒,高醫中醫部今年起針對有不孕困擾的女性,以天然沉香在促進生殖的穴道進行溫灸,利用沉香暖精助陽的功效,提升女性卵巢及子宮機能,增加懷孕機會。
許春宏說,曾有一名不孕症患者長期接受排卵藥、黃體素治療,但好幾次人工授精都失敗,去年中她開始搭配中醫調理體質,並每周施做二到三次,每次二十分鐘的溫灸,以沉香在腹部氣海、關元、中極、子宮穴,虎口合谷穴,腳部足三里、三陰交、太衝以及照海穴等處,以不燙傷為前提,近距離溫熱穴道,年底就順利懷孕,令她又驚又喜。
許春宏表示,溫灸療法有「補腎陽」功效,較適合體質虛寒者,搭配菟絲子、丹森、益母草等藥方,對於排卵障礙、卵巢功能不佳、子宮內膜厚度不理想或體溫不夠高的患者,有一定助益;男性接受溫灸,也可改善精蟲數量與活動力。不過一旦成功懷孕,就不適合繼續接受溫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