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作環境 互動像家人

李祖翔 |2014.06.01
1129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李祖翔

在位於花蓮的門諾護理之家服務,江筱蕙有數不盡的感動:「我們和長輩的相處就像鄰居!長輩還會點名,說誰今天沒上班?協助長輩洗澡,更可以聽到洗澡間傳來歌聲,因為服務員會唱歌給長輩聽。」

守護真情 相濡以沫

為了替新的護理之家募款,門諾醫院曾拍攝機構裡一位阿嬤的故事,由罹患罕見疾病的立法委員楊玉欣錄製旁白,觸動不少人心深處。故事描述:「阿嬤坐輪椅,能傳遞眼神、流淚,無法言語,八十歲的老伴每天都來探望,推著她去散步、到海邊吹風,中午再回到護理之家,風雨無阻。」

然而故事還有後續。有一天護理人員感到奇怪,阿公沒有如期現身,打電話請住在隔壁的兒子回家查看,赫然發現爸爸倒在地上。現在老夫妻都在機構,推輪椅的換成了兒子。

如果機構與長者、家屬關係不密切,兒子沒有被警覺性高的員工通知到,恐怕無法及時救回倒下的爸爸,父母守了數十年的真情也無法延續。

失智發怒 溫柔面對

機構裡還有一位「老師」,是護理人員的寶。老師失智,不認人,對護理人員充滿敵意。不高興人家給自己翻身,就捏人、吐口水,甚至用很難聽的言詞侮辱服務員,江筱蕙說:「常在社會新聞上看到的機構老人遭虐待,往往源自於此,當服務員失去耐性、準備還擊時,不幸就會發生。」但是江筱蕙的夥伴,沒有發脾氣,反倒練就閃躲身手,在遠遠的地方安撫長輩:「老師啊,我們給妳換乾淨衣服,才不會臭臭的!」

當員工被抓傷、捏到瘀青,非但沒有跟護理長告狀,還微笑以對,江筱蕙認為,不是因為他們有被虐傾向,是習慣包容的工作氛圍,讓他們看待長輩的態度很不一般。

無論年輕或年長的員工,都很會和長輩溝通,例如撒嬌,依偎在阿公肩上說:不要生氣!年長的則溫柔對話。而如果想跟那位「老師」建立關係,他們還注意到,可以哄她說:「我是妳的學生喔。」

喜歡老人家、老人家和家屬的回饋等,都是人員服務的動力,江筱蕙最喜歡聽見家屬說,本來瘦弱、不喜歡清潔、沒活力的媽媽,怎麼變成香噴噴、有活力又吃得比較胖了?「那就是成就感!」而老人家的逝去,人員也會難過,只是大夥會回想長輩臨終時是否被照顧得很好、過得很開心?這也成為他們後續服務的動力。

義工長伴 感謝出遊

假日時,員工還喜歡用義工的身份,以人數二比一的方式帶長輩去踏青,「那時的笑容是無法形容的,很自然的笑咪咪。」江筱蕙笑說,意識清楚的長輩,知道要帶行動不便的他們出來有多困難,也會感謝工作人員。

目前全台都缺護理人員,門諾護理之家的感受最深。無奈相關科系的學生不太喜歡到看似「落後」的地方工作,為此江筱蕙特別要喊冤,她說:「這裡一點都不落後,而且是我遇過最棒的工作場合,很多人來了就不想走。」儘管人員流動率低,門諾醫院即將開闢第二間護理之家,仍然需要新血投入。

而這裡薪水在業界並不低,工作環境像家一樣在營造,至於辛苦程度,「何種工作是輕鬆的?」所幸花蓮生活機能並不差,「我們有星巴克、好樂迪,平常會去唱歌、看電影,如果要逛街,兩個小時就能到台北。」雖然新的護理之家走出大門,就能看見綠地,卻也不算太偏僻,離市區僅二十分鐘車程。

門諾醫院課長鄭英傑對於「環境像家一樣」的說法深有同感,表示即使是護理之家的義工,對待長輩都和家人一樣。「護理之家目前固定有六位義工,年齡平均在六十歲,平時會帶長輩散步,過節則一起舉辦活動,四月份的踏青、五月份的母親節、六月份的端午節一樣也不會錯過。長輩需要就醫,義工陪他們去;家人沒空做的,義工都能做。」

或許是義工年紀與長輩相仿,很容易進入話題,鄭英傑說,義工對能服務長輩這件事,格外珍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