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敻林
當生命只剩下左眼能動,你會做什麼?一般人可能為了失去的一切而沮喪、難過,甚至認為不必再做任何的努力。《潛水鐘與蝴蝶》中的鮑比卻仍然用左眼和世界溝通,把他的想法傳達出來。
看完這部影片,感嘆一般人擁有健康的感官和知覺,手能舉、腳能跑、口能說、耳能聽、眼能看……卻不知讓這些感官充分利用,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體會這個世界的真、善、美,反而作奸犯科,「徒然食息於天地之間,是一蠹耳!」
鮑比在最後生命只剩左眼可以動,仍然努力地善用他的左眼,試圖為世界留下曾經在世上生活過的足跡,用左眼努力去感受生活的滋味。在他的生命中看不到一絲失望,只看到他仍堅持完成未竟的夢想──完成一本創作,以行動取代灰心喪志。鮑比看似被包裹在潛水鐘般無助,精神卻像蝴蝶般輕靈地飛出軀殼。
他用他的行動告訴一般人,生命是奇妙的,非到最後一刻絕不棄械投降,打起精神,留下豐沛的精神糧食給這個世界。殘障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生存的意志,有一句話說:「哀莫大於心死」正如此貼切說明。
相信正沉浸在四面楚歌的氛圍的人們,看到男主角為了生存在奮鬥,一定會因此而振作起來,想著一個躺在病床上無法動彈的人,尚且珍惜在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寫下一頁頁璀璨的扉頁,那自己為何還在顧影自憐之中浪費時間?快起身去,用雙手和頭腦,為世界揮灑更多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