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樂活】一肚子氣,別作大腹翁!

金晉德 |2014.05.20
1474觀看次
字級

文/金晉德

俊杰是忙碌的上班族,用餐時總是一邊匆忙扒兩口飯,一邊繼續工作,吃完飯就覺得腹脹不舒服,嚴重時腹部還會悶痛。在台灣,像俊杰這樣餐後會有腹脹困擾的民眾約有三成,通常醫生會開胃藥緩解不適,但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中醫認為「脹氣是萬病之因」,氣滯留在體內會阻礙各種津液循環,使內臟活力受損,造成各部位痠痛與疲勞,導致免疫力下降,衍發各種疾病。腹脹的原因除了不良用餐習慣,過敏、壓力大、常吃易產氣的食物或有腸胃道疾病患者,都可能引發腹脹、腹痛、頻繁放屁、打嗝等困擾。

可藉由健康飲食及生活習慣,改善惱人的脹氣。一早起床散步、活動筋骨,能促進血液循環、活絡消化系統,喚醒腸胃道的功能;進辦公室後,別彎腰駝背、或癱坐椅子上,讓小腹突出。健康的坐姿是縮小腹、拉直背脊,才能避免脹氣。

午餐前,可利用飯前十五分鐘,洗把臉,順便輕輕由下而上按摩臉部與肩頸,使肌肉慢慢放鬆。用餐時,細嚼慢嚥,別把惱人的事帶到餐桌,也避免嘻哈大笑,以免把空氣吃進肚,餐後不要立即趴下午睡,先走動幫助消化。晚餐以八分飽為佳,睡前二小時,不要進食,避免入睡後腸道蠕動緩慢,造成腹脹不適。

減少包心菜、芹菜、洋蔥、青椒、地瓜、柚子、豆類製品、麵包、汽水、可樂等碳酸類飲料和甜點等易產氣食物。可多補充益生菌,且複合性多菌種為佳,藉由益菌菌種互相支援,健全腸胃道功能。

現代人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加上不良飲食習慣,多數有腸胃道疾病困擾,飲食上除了多攝取適當的蔬菜水果,增加纖維補充外,也可藉由益生菌的補充,建立優良腸道益菌環境,並安排規律運動,促進腸道蠕動。

唯有腸胃道功能正常,才能將食物中的營養充分運用,讓你擁有健康的人生。

(作者為台灣樂活健康養生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