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高中的「台灣妖怪酷拉姆(妖怪CLUB)」,結合專題製作和文創,參與溪頭妖怪村「妖怪嘉年華」表演,自製的二十九個「妖怪」系列商品,還籌募到畢業製作的資金。教案也獲「國教署一○三年創意教案」比賽銅質獎。圖/林汝娟
【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教育部昨天舉辦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列車記者會,邀南投縣竹山高中分享「玩鬼文創」。竹山高中把閩南語口語的「鬼怪」,如餓鬼、賭鬼、見笑鬼等,做成人體大小的「真鬼」,組成「台灣妖怪酷拉姆」(妖怪CLUB),並與妖怪村合作,結合社區與學校特色。
竹山高中將「專題製作」與「文創」結合,組合成「台灣妖怪酷拉姆」,並與溪頭妖怪村合作參與「妖怪嘉年華」表演活動,學生並自製二十九個「妖怪」系列商品,不但籌募到畢業製作的資金,「台灣妖怪酷拉姆」教案更獲「國教署一○三年創意教案」比賽銅質獎。
竹山高中老師陳信良表示,台灣酷拉姆是學生的構想,第一次利用大主題,讓同學去延伸各小組作品,從角色繪製、道具製作、動畫與周邊商品,把閩南語口中的「鬼怪」,如懶鬼、淘氣鬼等二十九個妖怪塑形、趣味化。
廣設科的小綺說,專題製作從高二升高三暑假開始規畫,讓班上在創作過程中培養團隊精神、愈吵感情愈好。她記得參與妖怪嘉年華會時曾遇到大雨,一度以為不會有人來,卻看到滿滿的人潮,感動跟成就感是一輩子的。
玩科學 與偏鄉童同樂
除了「搞鬼」創意,竹山擁有「全國最熱鬧的實驗室」之稱。一群熱心的自然科教師,透過「動手Fun科學」計畫,從「講科學」到「玩科學」,帶領學生設計闖關遊戲,還到偏鄉國中小教小朋友「玩科學」。
竹山的實驗室是校園最熱鬧的地方,竹山高中設備組長馮松林驕傲的說,每個學生都能輕鬆說出「科學概念」,每年都會設計不一樣的科學闖關遊戲。
馮松林認為,現在學生最欠缺的就是「TRY」,尤其在偏鄉學校,資源更不足,素材取得不易,所以更鼓勵學生不要害怕失敗,用基本的科學原理,在失敗中「玩」出最適合的物理方程式,才能真的學習到科學知識,也因此玩出教育部的「教學卓越銀質獎」。
師生更從二○一○年開始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將化學闖關遊戲帶進偏鄉的中、小學,讓他們也能開心玩科學,累計逾九千名的中小學生受惠。在闖關遊戲「零快活」中,用冷劑製作養樂多冰沙;「化學ipad」中透過電解原理,鉛筆竟可以寫出紅色的字;運用慣性定律、大氣壓力,就能做出「人力抽水機」。
「一定要好玩有趣,才是能夠吸引目光的科學闖關活動!」馮松林說,剛開始會讓小朋友從「小任務」開始解,像是如何安全操作酒精燈,進而延伸出「隔空抓火」的遊戲,利用水與酒精的比熱,玩「徒手點火」的特技。
高一就從實驗室玩出興趣的曾俞綺說,每次遇到不一樣的科學實驗,就會開始思考更多的可能性,且高中年年帶領中、小學生玩科學遊戲,強化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及應變能力,自己申請了五間大學皆獲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