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氣溫漸升高,一名年輕男性上班族,害怕頭皮出油,每天早晚洗兩次頭,洗髮精外還加鹼性肥皂,用熱水反覆清洗,盼能徹底去油,不料頭髮愈洗愈少,頭頂出現一撮撮「微禿」。皮膚科醫師提醒,為求乾淨,選用偏鹼性洗髮產品,會傷害皮脂膜,容易掉髮,小心油頭變禿頭!
時序入夏,頭皮容易出油,多數人偏好「抗屑」、「去屑」、「控油」的洗髮精或洗髮乳。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昨公布市售「抗屑、去屑、控油洗髮精(乳)」調查,發現十七款產品中,七款酸鹼值高於pH6,他強調,酸鹼值超過pH7屬「中性偏鹼」、逼近皮屑芽孢菌最適生長的範圍,錯用將使「問題頭皮」更嚴重。
中華美容暨健髮教育學會理事長趙昭明指出,正常頭皮表面會有一層汗液與油脂混合的皮脂膜,酸鹼值落在pH5.5附近。洗頭後頭皮會感到乾澀緊繃的洗髮精,通常較偏鹼性的強效洗劑,長期使用會導致頭皮表層偏離PH4.5~6.0正常酸鹼範圍,油脂過度清洗,頭皮屏障能力降低,對外界刺激更敏感。
趙昭明說,三十歲男性業務員長期深受頭皮出油、毛囊炎發癢所苦,同時伴隨掉髮症狀。過去洗髮時,總追求「洗後頭皮緊繃」的感覺,誤以為這樣是「深層清潔」。某次他更換到偏鹼性洗髮乳,頭皮發癢、出油量增多,毛囊炎、脫屑、掉髮症狀更加嚴重,經問診排除作息因素,發現洗髮精「過鹼」所致。
趙昭明強調,洗後有頭皮緊繃感,通常是錯用偏鹼性的洗髮精,不僅會破壞頭皮酸鹼值,導致細菌直接侵害頭皮,還會加重搔癢、出油、掉髮等症狀。患者經他建議使用溫水與p5.5微酸性對頭皮較溫和的洗髮乳後,緩解頭皮問題。
他表示,部分偏鹼性洗劑為緩和頭皮緊繃感,製程上會額外加入滋潤效果添加物,如乳化劑、中和劑等,反造成更多的頭皮負擔。過油過乾、過敏性膚質、或有頭皮屑問題、甚至已有毛囊炎、脂漏性皮膚炎的民眾,切勿選用偏鹼性洗劑,以免弄巧成拙,加重頭皮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