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與友人參訪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展出的「公共藝術季」作品中。
玻璃纖維製作的藝術貓熊,「體重」僅十公斤左右,身軀與頭部都是中空,承受重壓的能力脆弱。現場卻見遊客將它們高高舉起,重重甩地,有許多小朋友及部分成人跨坐其上,拍照留念。
這項公共藝術季開展不到一周,許多貓熊的背部因人們隨身配件,或鞋子摩擦而掉漆,讓人憂心這些公共藝術品怎能撐過整個展期?更憂心台灣民眾公德心有退無進。
公共藝術禁止摸觸,攝影留念也得保持距離,遑論拉扯跨騎。
「公共藝術季」是美感教育,也是公德教育。基隆海洋博物館應派員監看展場,若發現民眾「越矩」行為,立予糾正;並可在展示現場指導欣賞藝術品的正確態度,這是很有意義的機會教育,也讓可愛的「八斗仔貓熊」能「全」身而退。
劉韻詩(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