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詩人周夢蝶的告別式在台北第一殯儀館舉行,多位藝文界人士前往悼念,送他最後一程。圖/余承翰
【本報台北訊】文化部昨天為詩人周夢蝶舉行告別式,三百位文化界人士每人手拈一枝白牡丹菊,向這位「孤獨國國王」致敬。詩人向明並寫一首詩《你的眼睛》送別好友,作家張曉風說,他不但寫詩且本身就是一首詩。
周夢蝶五月一日病逝,享壽九十四歲。昨天告別式先播放周夢蝶回顧影片,周夢蝶說他喜歡紫色,因為不喜歡出風頭。
文化部長龍應台弔念時表示,這個時代因為有周夢蝶而有鮮明的個性,他是一面代表著美與心靈的純淨的國旗。
向明在追思致詞時表示,他和周夢蝶相交六十年,老友們都稱他「周公」,向明的太太經常說周夢蝶的眼睛很有神,一直到九十多歲都沒戴過眼鏡。
向明寫了一首詩《你的眼睛》悼念周夢蝶,「時間那隨侍左右的劊子手,那管你夢蝶不夢蝶,詩或者不詩,唯一奈何它不得的是,你的眼睛,始終亮亮的,從來不曾散光,也從來不曾近視。」
張曉風稱周夢蝶像苦行僧,在武昌街擺小書攤,「他經過戰亂選擇做一個詩人,他不但寫詩,本身就是一首詩。」
文化部表示,周夢蝶遺體火化後,將安放樹林淨律寺。「公視主題之夜」節目十六日晚間十時將播出周夢蝶紀錄片《化城再來人》。
周夢蝶走過九十四載豐富人生,留下四百多篇詩作,文化部已著手規畫六月初舉辦追思紀念會,藉由著作、手稿、照片、影像,再現詩人的生命歷程與內在風景。
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昨代表總統馬英九頒發褒揚令,表彰周夢蝶「體現東方無我意度,允為台灣文化史頁不朽傳奇」,肯定周夢蝶一生對台灣文學的貢獻,對他的詩集《孤獨國》、《還魂草》中開拓的境界表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