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一朵山花都是天國底投影

陳建男 |2014.05.13
1665觀看次
字級

文/陳建男

大學時讀《還魂草》,雖知道周夢蝶詩中有許多閱讀西洋文學的足跡,然自己所學有限,留意的都是佛禪或古典意象,這次重讀《孤獨國》與《還魂草》,留意的全然是與《聖經》相關的意象。

《還魂草》輯二是周夢蝶詩的分水嶺,之前與之後呈現較大的差異,大概是與開始潛心禮佛習禪有關,然而引用《聖經》的語句或意象仍時常出現。如〈豹〉用五餅二魚之事改寫,〈山〉寫到摩西與上帝,即西乃山之事,〈還魂草〉「凡踏著我腳印來的/我便以我,和我底腳印,與他!」對熟讀《聖經》的人來說也是很熟悉的句法,〈絕響〉開頭二段寫耶穌被釘十架之事。

而周夢蝶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詩題月分的作品,〈一月〉駱駝穿過針孔是引自《馬太福音》,寫富人若無法捨棄身外之物跟從主,仍無法得救,從一月至十三月,雖未知十三月出自何處,然周夢蝶常寫十三,都有些較灰暗的氣氛,如〈十三朵白菊花〉,便寫「我震慄於十三/這數字。無言哀於有言的輓辭/頓覺一陣蕭蕭的訣別意味/白楊似的襲上心來」。對基督徒而言,十三是最後的晚餐時耶穌與十二門徒的總數,所以此數字似乎意謂著不祥,〈十三月〉中誘引、俯吻等字句,讓人想到猶大為了金錢出賣耶穌,這一系列頭尾二首似乎有所呼應。這系列作品有好幾個月分都寫了許多首,尤以六月最多,有四首,四首都與基督信仰的意象有關。

此外,讀《孤獨國》的詩往往有一種類似《啟示錄》的感覺,許多意象接連陳列,像一道又一道的詩謎。我非常喜愛《聖經》內的啟示文學,如《但以理書》後半與《啟示錄》,那些充滿詩意的字句,彷彿指向許多未明、預示的所在,周夢蝶早期的詩在這方面蠻相似的。

對周夢蝶而言,無論是佛禪、基督信仰或道家思想,都成為他生命的部分。佛禪與基督信仰都談到苦難,如基督信仰提及天路歷程是一條苦難的道路,周夢蝶詩中也多言苦難,苦難是他經歷的時代縮影,更是他親身體驗。

周夢蝶晚近十多年的詩,多贈答之作,詩句偏向使用文言,在最簡單的字句中體現更精深的情蘊,這又與早期之作十分不同。佛家說納須彌於芥子,《聖經》也有芥菜籽的比喻,是很類似的,周夢蝶晚期的詩正如此喻,就像他寫過的「地球小如鴿卵,我輕輕地將它拾起/納入胸懷」。已有許多學者注意到周夢蝶詩中與基督信仰相關的字句、意象與精神,而我是晚到晚悟的讀者,只能補充一些自己的體會。

我仍記得大二時嗜讀周夢蝶的詩,寫給好友展毅的詩就是擬〈孤獨國〉而作,當時也寫下〈七月〉、〈九月〉,模仿的過程都是向詩人致意。十多年後,再次以此文向其致敬,「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過了」,但永遠留在讀者心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