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藝文備忘錄 新詩篇 時間的魔術

陳建男 |2014.12.30
3619觀看次
字級
《創世紀的創世紀:詩的照耀下》創世紀詩社走過一甲子,除了推出詩選,相關的座談與研討會也定位詩社的歷史。

文/陳建男(詩評人、台大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一年將盡,手頭還累積不少待細細品讀的詩集,恆常感到閱讀的速度比不上出版的速度。

放眼二○一四年依然是詩創作的豐收年,許多關注已久的詩人終於出版詩集,如逗點文創結社今年推出的幾部詩集,胡家榮《光上黑山》、何俊穆《幻肢》、孫得欽《有些影子怕黑》、黃伯軒《附近有人笑了》、鄭哲涵《最快樂的一天》,質量俱佳。其中何俊穆曾入選《台灣七年級新詩金典》,他的詩令我想起梅洛龐蒂,詩中凝視不公義的部分格外動人;孫得欽的創作彷如一齣齣戲劇演出,畫面對白歷歷在前,都是值得推薦的。此外,趙文豪《都ㄕ有鬼》結合都市、靈異、情詩數種特性,營構出新的傳說方式,看得見/看不見的故事,不正如情感的難以捉摸;魏安邑《到下一個周日》以周一到周日的形式編排,詩中充滿上班族些許無奈的日常觀察,均可見七年級世代獨具巧思的書寫。

出版第二本詩集的幾位年輕詩人,如哲明《時光誌》、崔舜華《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鄭聿《玻璃》、謝予騰《親愛的鹿》,亦得關注其轉變。哲明從《白色倉庫》到《時光誌》,由空間而時間,從真理的思辨到心的探問,掌握抒情而緩慢的聲腔,更往內心追尋;崔舜華《波麗露》中濃烈的女性個體意識,到這本詩集以舒緩的筆觸、日常的點滴,長詩娓娓述說情意;我喜歡《玩具刀》裡恬淡的口吻,《玻璃》中的詩讀來更加晶瑩剔透,在情感表述間多了慧黠的警句;謝予騰新詩集《親愛的鹿》延續《請為我讀詩》的幾個主題而擴大,其中書寫軍旅生活與「想像」系列都令人愛不釋手。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李長青《風聲》、呂美親《落雨彼日:呂美親台語詩集》與黃明峯《色水.形影.落山風的聲:黃明峯台語詩集》,這三本六年級創作者的台語詩集可見承繼/致敬前行代、中生代台語詩創作的部分,三位詩人投注在鄉土、家國、世界的新視野則是新的面向。今年也正逢笠詩社五十周年慶,在彰師大舉辦學術研討會,在紀州庵舉辦座談暨學術研討會,笠詩社不僅深耕本土,也大量譯介海外詩人詩作,影響甚大。

本年詩壇盛事莫過於創世紀詩社走過一甲子,除了推出《創世紀60年詩選》、《創世紀的創世紀:詩的照耀下》,相關的座談與研討會也定位詩社的歷史。「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也搶先播映《無岸之河》與《如歌的行板》,分別以洛夫、瘂弦為主角。老詩人出手依然受到矚目,洛夫《唐詩解構:洛夫的唐韻新鑄藝術》、張默《戲仿現代名詩百帖》異曲同工,均就以往經典作品,加以鎔鑄新意或有所新詮,張默老當益壯,更選《台灣現代詩手抄本》、《小詩.隨身帖》,在社慶此時更具意義。

除此之外,久違的吳晟新作《他還年輕》,在街頭與書桌之間,詩人緩慢寫下這些詩作,或大聲疾呼,或出自守護之情,均令人感慨良多。中生代陳大為《巫術掌紋:陳大為詩選1992-2013》、曾淑美《無愁君》都是新作加精選,陳大為整體回顧自己的創作,曾淑美在古典中涵養,二人新作都有不同的面貌。零雨《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在形式上以經摺裝,詩的字句則呈現幾句一段落的小節奏感,很有意思。尚有其他詩人創作不輟,如蘇紹連《時間的影像》、陳黎《島/國》、林婉瑜《那些閃電指向你》,都必須持續關注其數本詩集創作的軌跡。

歲聿雲暮,回顧這一年太陽花學運與各種社會運動,乃至於氣爆等災難,相關詩作大抵體現在《衛生紙詩刊》中,九合一選舉讓新世代有不同的想像,正如詩的想像。在詩集出版同時,許多持續在耕耘者如紀州庵、齊東詩舍的詩活動,風球詩社一直在推行的高中大學巡迴詩展,都在散布詩的種子,等待這些種子萌芽、茁壯。現世未必永遠美好,然而詩總是從容記下時間,期許明年詩的園地更加繁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