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講-- 已經找到時間的門縫

陳建男 |2012.05.24
2172觀看次
字級
陳建男 非報系

翻閱《2011臺灣詩選》,看見一九九四年出生、還就讀高中的張易與蕭皓瑋,其作品已被選入年度詩選。張易〈天氣〉寫心境轉折的過程,透過天氣的變化,從不確定到確定,有些記憶已經逐漸安頓好,可以放心往前行進;蕭皓瑋〈雨夜讀詩〉在讀你、讀我的交響過程中,彷彿聽見情感流動的美好音響。二詩都是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得獎作品,已可見火候。

七年級創作者中,最先入選年度詩選的是黃文鉅,《九十一年詩選》收入〈潔癖〉一詩,當年由於最年輕入選而備受矚目,「我的寂寞/自己撫摸」,不僅講身體情欲,更深入到心理層面。而入選最多次的則是曾琮琇,分別為二○○三、二○○四、二○○六、二○○七、二○一○年,琮琇出版詩集《陌生地》之後,以鴨子划水的姿態,完成《台灣當代遊戲詩論》,這期間零星在報刊雜誌上發表詩作,是不容忽視的。

年度散文選中,《99年度散文選》選入劉祐禎〈六色的原罪〉,《100年度散文選》選入吳睿哲〈龍蝨的眼睛〉,劉祐禎是林榮三文學獎歷年來最年輕的首獎得主,二人都是十分年輕即入選,目前甫進入大學就讀,吳睿哲仍持續創作,時常可在報刊看見作品。入選較多的則是黃信恩,近三年來的創作成績也是有目共睹。《100年度小說選》也選入還在高中就讀的鍾旻瑞,這些創作者都是令人期待的新銳。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作者橫跨兩種文類,如楊富閔與神小風的作品,不僅小說入選,散文也有入選,陳宗暉的作品被選入小說選與詩選,這些創作者開拓題材、嘗試文類,都需要持續觀察。

選本即是一種批評,操選政者有其審美觀,有其創作理念,便可看見年度作品選呈現不同的樣貌。如《2011臺灣詩選》選入甚多政治詩,剛好也與《吹鼓吹詩論壇14號:新聞刺青》可以呼應,詩人對時事之關懷,關注世界的變化,都在詩選中呈現,這也可看到網路資訊發達對創作的影響。又如鍾怡雯編《100年度散文選》時說:「我總以為散文可以不必那麼『純』,……我希望散文可以更原始一些,更駁雜一點,更『不像』散文,修辭的技術層面之外,它可以像論文具有論述和批判的功能。」因此在這篇序中,鍾怡雯陳述其對散文的期待,檢討文學獎的泛濫,不僅是這部散文選的總綱,更是其散文觀的體現。

年度作品選已逐漸擺脫點將錄形式,並非人人有獎,愈來愈可觀,對研究者而言是很好的觀察點。編選者瀏覽各種雜誌報刊,有些作品本來不易被看見,由於選本而引人注視,有些創作者的成長也顯而易見。從二○○二到二○一二年,七年級創作者的表現正好十年,近二年八年級的創作者已經嶄露頭角,新浪崛起,總令人又驚又喜。而翻閱這些選本,看見多數七年級創作者都已出版第一本著作,選本雖然有其見與不見,但經典化的過程與對創作者的鼓舞,都是不能抹滅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