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自二○一二年起,提倡關心上班族心理健康,訂定五月第一個星期一為「企業紓壓日」,幫助上班族學習正確紓壓方式。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說,去年董氏調查發現男性上班族壓力來源前三名為業務(工作量過多、業績壓力等)、健康及時間(工作時數過長、工作時間日夜顛倒等);女性排序則是:健康(長期外食、沒時間運動等)、業務及時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胡維恆說,許多上班族一想到上班就會憂鬱,出現「不想起床」、「抗拒工作」、「覺得痛苦」等所謂「早起情緒憂鬱」負面情緒,有些甚至出現「胃口不好」、「頭痛」、「嘔吐」等生理反應,嚴重者還可能請假缺勤。
葉雅馨說,調查也發現,為求紓壓,男性最常用「運動」紓壓,其次為「看電視、電影」、「聽音樂唱歌」,女性則是「看電視、電影」、「找親友訴說」及「聽音樂唱歌」。
胡維恆建議,上班族早上出門前,可先為自己營造正面情境,如先蒐集開心語句、圖片、搞笑網頁等,上班前花一分鐘看看,或者預想當天會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如與好友約會、聚餐、看電影等。或出門前照鏡子,對「鏡中人」笑一笑,練習對自己說「今天會很棒的」、「我一定可以做到」,透過正向情境的自我暗示,就能讓自己放輕鬆,跟憂鬱說bye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