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治水防災 確保國土永續經營

 |2014.05.01
1698觀看次
字級

時序進入五月,雨水颱風季節將臨,由於台灣經常發生山坡地土石流災害,農委會特別將五月分訂定為水土保持月。用意在提醒大家要注意水土保持,嚴防災害的發生。農委會也舉辦了許多宣導和教育活動,但是注意這些宣導資訊的人並不多。如今颱風季節將屆,在大家都將焦點放在政治議題的時刻,更要關注水土保持問題。

台灣地區山坡地占了四分之三,地質脆弱,河川短促,加上近年來由於住宅區擴張,山坡地濫墾濫建的情況嚴重。目前台灣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是配合跨世紀農業建設方案之推動,做好水土資源的合理利用,在兼顧山坡地生態維護的原則下,推動整體性的治山防災,維護山坡地蓄水保土功能,以防止土石流災害。但是長程的水土保持工作尚缺乏完善的規畫。

九二一地震和歷年的颱風都為台灣帶來重大災害,也讓大家深切感受到對於水土保持的工作做得遠遠不夠,尤其濫墾濫建的情況助長了災難的發生。除了山坡地違建氾濫,如紀錄片《看見台灣》中所呈現在清境農場的民宿違建情況之嚴重外,許多山坡地區其實都已經過度開發,尤其是觀光地區,像九二一發生嚴重坍塌的谷關地區,另外在八八風災期間台東金帥飯店應聲沖倒的景象,歷歷在目,情況之嚴重可想而知。

但是政府有在改善嗎?內政部光是要公布清境農場的違建民宿就扭扭捏捏,最後沒有明確的處置,卻間接導致內政部長的去職。水土保持談何容易,政府對於民宿的違建先是視若無睹,等到建築既成事實以後,又不敢大力整治拆除,最後通常是就地合法,山坡地建築物林立的景象,既突兀醜陋又岌岌可危,一旦遇水必成災。但是大家久已成習,不以為意。

短期來看,山坡地的濫墾濫建必須戢止,非屬建地就不得核發建照,已經蓋成的違建就必須嚴格執法拆除。在治本方面當然要加強水土保持,落實《水土保持法》的監督管制,減少對於自然生態的破壞。但從長期來看,還有很多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的衝突,不論是大型的建設如蘇花公路改善案,還是休憩遊樂場所如台東美麗灣興建案,都激起很大爭議,政府無法在其間找到合情合理的平衡點,有時還有政治力介入,就更難客觀而專業的處理。

自然生態保育、水土保持等工作在台灣都有待努力,兼顧保育和利用的法規制度還不夠完善,短期的防治、監督等治標工作也多未完成,災害的基本資訊和通報作業系統尚未建立;長期的河川整治、河川集水、治山防災的治本工作還沒有整體的規畫;民眾對於水土保持的觀念更有待加強。

颱風雨季即將來臨,預示著災害的可能發生。政府不能災難臨頭才急著救災防治,民眾也不要到了災難臨頭才怨天尤人,在事情還沒發生的時候就要做好萬全的準備,而長期國土規畫的工作更不能荒廢,要有永續經營的作為。最近朝野忙著服貿、核四等政治議題的爭論,但切勿忽略了眼前可能到來的災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