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戀食事 散發幸福的煲湯 屈穎 |2014.04.12 語音朗讀 17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吃素以來,遠在家鄉的母親一直都不鼓勵。圖/取自網路吃素以來,遠在家鄉的母親一直都不鼓勵。圖/取自網路吃素以來,遠在家鄉的母親一直都不鼓勵。圖/取自網路 文/屈穎 吃素以來,遠在家鄉的母親一直都不鼓勵。視訊時,她有點愁容地責備道:「這樣營養怎麼夠!」去年十月底回去看望她和父親,仍不時聽到她掛著這句話。但她還是跟以前一樣,喜歡坐在我身旁問,想吃什麼素的?讀書時,我很偏食,尤其不喜歡麵條和水餃。可是生長在北方,三餐至少有一餐是麵食。每每家裡吃哨子麵或酸湯水餃,媽媽一定會事先給我蒸一碗米飯,炒一盤菜,準備一碗紫菜蛋花湯。 在父母跟前,我著實是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然而,異地求學、工作,尤其是嫁做人婦後,開始喜歡做菜。吃素後,更是常常與先生討論各種食材,如何搭配最美味。 深秋的西安,蔬菜、瓜果非常豐富,陪母親在家附近的市場買菜時,看到肥美的蓮藕,想起在台北一家素菜館喝到花生蓮藕湯感到非常驚豔,很想做給母親品嘗。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飲食習慣會影響人的性格。北方的菜餚跟北方人一樣粗獷、大氣,不過,口味多鹹重;南方菜則多精緻、工序繁瑣,口味溫潤甘甜。而我在生活和飲食上都喜好簡單,對於當季的新鮮食材,有一種自然的執著與偏愛。反而對那些過於精緻、費時、費工的料理,興趣索然。 母親是土生土長的北方人,不善煲湯。當我提出這道湯時,她則皺眉頭對口味表示懷疑。不過,深諳食材優劣的她,還是為我挑選了兩段外形飽滿、藕節粗短、裹著濕潤泥土的蓮藕。恰逢陝北紅衣花生上市,攤販剝開紅紅的外皮,露出白白胖胖的果仁,十分新鮮。 煲湯時,我喜歡放紅棗,獨愛新疆和田棗和陝北灘棗,台北的家裡也常備著一些。這兩種棗的生長環境相似,氣候乾燥,日照充足,早晚溫差大,果實色澤深紅,核小肉厚,甜度頗高。湯中加入紅棗,一來為了中和其他食材的寒性(如:蓮藕);二來有助於增加湯品滑順甘甜的口感。這兩種棗的個頭都比較大,和田棗更大一些,四五顆就足夠了,免得搶了蓮藕和花生風頭,還會影響湯的色澤。 烹煮方法非常簡單,紅棗先泡水,因為生長於沙土地,表面難免殘留泥垢,用小刷子輕輕刷乾淨,花生沖洗一下,蓮藕切小塊,一起放入砂鍋。開大火,待水滾後,轉文火,燉煮 約三個小時。這幾個小時裡,香氣在屋 中蔓延,紅棗的甜香、花生的醇香、 蓮藕的清香,充滿整個屋子。 我鍾愛煲湯,尤其享受在涼爽的季節裡,嗅聞砂鍋散發出的香氣,是溫暖、是安全、是滿足、是幸福。 待食用時,只需放少許鹽巴,綿軟的藕塊與透著淡淡甜味的鬆軟花生,簡直是絕配。盛一勺給母親品嘗,她驚訝於這麼簡單的幾樣食材,竟有如此溫順的口感! 前一篇文章 和大師一起吃飯--苦瓜炒豆腐 下一篇文章 記憶 的味道做粿花語─鼠麴草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蔬食百味】四喜烤麩【純植生活】涼拌蘆筍【賣菜郎說菜經】麻竹筍 鮮嫩正對時【點心時間】粉紅草莓大福【純植生活】冷萃雙瓜 佐鳳梨醋優格【節氣養生】冰箱裡的百寶罐 梅醋嫩薑泡菜 作者其他文章傳統故鄉味 陝西年菜粉蒸碗子看一片藍天 漸凍人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