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哥暢楊楊大棄打工做喜歡的事

 |2014.04.12
1302觀看次
字級
暢楊楊展示他蒐集的民間傳統剪紙。圖/新華社

【新華社電】在孟津縣城一處臨街的房子裡,因門窗貼滿了窗花,室內光線顯得影影綽綽,四周牆壁掛滿了牡丹、生肖圖、五穀豐登等剪紙作品,映得人臉也紅彤彤的。這是暢楊楊的剪紙藝術工作室,不斷有人慕名上門求購,媽媽終於不再擔心兒子難以謀生。

一九九一年三月出生的暢楊楊,奶奶是刺繡、剪窗花的高手,但他的兩個姐姐對此毫無興趣,反而是暢楊楊表現出濃厚的好奇心和特殊天分。七、八歲時就會剪很多種花草,剪好後貼得滿屋子都是,「我從小就靜,不喜歡打打鬧鬧,願意動手做點小東西。」暢楊楊說,村裡的男孩子愛下河摸魚、游泳,他卻經常圍著老太太曬太陽、聽曲兒。下雨了捏泥人兒,奶奶繡花,他跟著剪花樣,甚至還幫姐姐的孩子做布鞋。然而家人先前認為他「不務正業」,媽媽常數落,「男孩子淨做這老婆婆活兒!」儘管家人反對,暢楊楊卻樂在其中,不僅在家裡剪紙,還把剪刀帶到學校,連調皮同學也笑他像女生,給他取各種綽號,「我不理會那些,剪紙讓我開心快樂。」暢楊楊說,他最喜歡美術課,可以盡情地畫畫剪紙。

我不想這樣過人生

他的剪紙愛好一度被中斷。那時高中沒畢業,暢楊楊心不甘、情不願地跟著老鄉到深圳打工,這是村裡年輕人的普遍出路,打工掙錢,然後結婚生孩子。他第一份工作是安裝電子零件,但沒多久就跑回了家。

「我不想這樣過我的人生。為了一個月兩千多塊錢(人民幣),背井離鄉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暢楊楊跟父母談判,「你們現在年齡大了,我陪著你們一起住二三十年,剪剪紙心裡也快樂。」母親不肯讓步,「覺得剪紙不是正經活兒,人家都打工掙錢,咱去弄這將來怎麼辦?」她回憶說自己當時既擔心兒子前途,又心疼兒子夜裡一兩點還在剪紙。

幾番爭執後,暢楊楊妥協了。第二次到離家不遠的鄭州打工。但他閒下來仍繼續剪紙,還把一幅表現孟津年俗的作品寄到了山西朔州舉辦的剪紙大賽,後來作品獲獎。

老婆婆活兒能換錢

現在暢楊楊慶幸自己的「不聽話」,二○一一年,他甚至完全放棄打工,專注於剪紙藝術。二○一二年底,有人慕名到暢楊楊家裡,拿出人民幣二千元拿走了四幅剪紙。媽媽不敢相信兒子不務正業的「老婆婆活兒」居然能換成錢,直到買主走了還惴惴不安說這麼多錢,要不退點錢給人家。

二○一三年初,暢楊楊帶著自己收集到的老藝人資料到孟津縣文化局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人員決定為他提供場所從事剪紙和作品展示,「希望二三十年後能建一個展館,把優秀的剪紙藝術展示給更多人。這是我的一個夢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