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詹宏達
【記者阮愛惠專題報導】還記得曾紅極一時的流行歌〈新鴛鴦蝴蝶夢〉嗎?大家都記得主唱人是黃安,卻不知道,這首歌華麗婉轉的編曲,是出自聲樂、作曲家詹宏達之手。
最成功競選歌 出自他手
堪稱台灣史上最成功的競選歌〈台北新故鄉〉及〈春天的花蕊〉,也是詹宏達作曲、主唱的代表作;他更以〈風雲飛過台灣厝頂〉榮獲金鼎獎最佳作曲獎;〈等待冬天〉、〈大漢汝落知〉也入圍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除了創作,詹宏達也是知名的唱片製作人,製做過許多實力派歌手如崔苔菁、殷正洋、潘麗麗、李靜美、黃安、何篤霖、王海玲等。
詹宏達以流行歌曲成名,其實他出身東海大學音樂系聲樂組,早年做的都是基督教的聖樂。十四歲就受洗的他,對於音樂的看法:「音樂沒有什麼聖不聖的,只要好聽、含意好,就是好音樂。」早年詹宏達在衛理堂擔任唱詩班指揮,組了「飛鴿聖樂團」(後改名為「故鄉合唱團」),詹宏達將流行音樂與教會聖樂兩種不同的精華融合,寫了數十首國外作品改編及個人創作的詩歌,合唱團的演出多年不輟,聖樂作品也出版流傳。
超越宗教 無關意識型態
曾有喇嘛請他為藏傳佛教寫出如巴哈音樂般的佛曲,詹宏達並不排斥,因為他認為音樂是相通的,宗教音樂也需配合現今社會而新創,可惜的是,因主事者驟逝而斷絕。
在詹宏達心中,音樂是超越宗教的,更超越政治及意識型態。當年他寫競選歌曲時,也跳脫為政治服務的視野,曲風打破流行歌曲的想像空間,意境優雅文靜,不管政壇幾番輪變,〈台北新故鄉〉及〈春天的花蕊〉的歌曲生命得以保存下來。
不寫流行歌及聖樂的這些年,詹宏達將心力放在公民音樂教育。「我專收被嘲笑『這種歌喉也想參加合唱團』的人。小時候錯過學唱歌,中年後整天混卡拉OK。那種地方永遠學不會好好唱歌!」他說。詹宏達改編了幾首世界名曲,配上中文歌詞,看學生唱得陶醉忘我,就是他最大的快樂。
世界名曲啞口 痛心至極
二○○○年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哥來台演唱,票賣光了,在音樂廳外架設大銀幕,讓場外觀眾同步聆聽。演唱會結束,多明哥走出來,大家要求他再唱一首,多明哥選唱〈飲酒歌〉, 唱到中間合唱部分,他要求全場觀眾一起唱。結果,全場鴉雀無聲,場面相當尷尬。多明哥甚至作了一個傾耳聽的手勢,仍得不到觀眾回應。坐在電視機前的詹宏達,看到這一幕痛心極了!「現場其實有很多音樂系學生及愛樂者,大家都熟知旋律,但不知該怎麼唱,就是因為沒有填上中文歌詞!」
然而這些世界名曲的中文歌詞並不容易填寫。如〈鱒魚〉、〈菩提樹〉、〈散塔露琪亞〉、〈善變的女人〉等,中文歌詞和原曲完全是兩回事;詹宏達的想法是,如果世界名曲要填中文歌詞,應該「聽起來很像在唱原文,且含意也相去不遠」,這就要相當的功力。「聲樂中有種技巧,就是口型的運用,我在構想中文歌詞時,需費心找出和義大利原文的發音相近的字串,這樣唱出來時,兩種版本的『口氣』才會相近。」
苦心填中文詞 就等報仇
例如〈善變的女人〉的最後一句,詹宏達就找出一句「苦難擔肩頭也不停歇」,這句歌詞唱起來,竟和原文有九成相似度!一些名曲填上他的中文歌詞後,不管是交給聲樂家獨唱,或是小學生合唱,效果都非常好!「很多旋律因能唱了,我們才能投入感情,才記得住它!」
秉持著下次多明哥再來時要「報仇」的意志,詹宏達兩年內苦心孤詣,才填寫了二十多首世界名曲中文歌詞,八月將和「Butterfly交響樂團」正式發表,再一次執行他傳唱善美音聲的苦心與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