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打電話來,才述說著自己剛有了更年期徵兆,挺心煩的;話鋒突然一轉,開始霹哩啪啦痛罵起她正值青春期的兒子。自覺情緒太激動了,她有點不好意思地問我:「比比國中時,妳是怎麼過來的?」
還能怎麼過?當更年期遇上青春期,雙方的忍耐力、包容心都減弱,也就是忍著氣、深呼吸、找對方法的這麼過囉!
「真的,別擔心,妳要多給自己和孩子打氣,只要一起走過這段辛苦歲月,就能嘗到苦盡甘來的好滋味了。」
婦科醫師提醒我們:多數女性過了四十歲,就要開始注意更年期的症狀。巧的是,咱家比比進入國中時,我剛好跨入四十歲。
他的青春期來勢洶洶,一點都不客氣;我則是處於更年期「前期」階段,症狀隨著兒子青春期給我的挑戰,一點一點慢慢出現,最明顯的是原本其準無比的經期亂掉了,以及伴隨而來惱人的失眠問題。
既然有問題,就要找解決的辦法。
真慶幸自己在媒體工作,資訊多、人脈多,我找相關的書籍、找婦科醫師、找心理醫師、找有經驗的朋友,弄清楚更年期是怎麼回事,也明白青春期荷爾蒙會如何「作怪」;接下來,更年期與青春期的「對抗賽」,就是靠自己努力啦!
所謂的自己,指的不是我一個人,而是一家人,甚至是整個家族。我因為尚未到需要特別用藥的階段,所以只要自我調適、慢慢接受即可;但遇到比比難搞定的青春「狂飆」期,可真是需要全家族的長輩,付出更多愛心、耐心和包容心,才能好好陪他走過人生這一段路。
比比是個活潑、陽光的孩子,但從小學五、六年級起,就開始漸漸展現青春期特質———,以反抗父母的意見來表達自我想法。
到了國中,尤其明顯。不論我和他爸爸多麼用心、耐著性子、想盡辦法,希望和他「和平共處」,卻總覺得這個臭小子「軟硬不吃」,親子關係緊繃,讓人有著深深的挫折感,甚至開始為了這個孩子的教養問題,影響了家庭的根基———夫妻關係。
這代誌有點大條了!因從大學時代開始交往,我和外子的感情早已打下深厚基礎,一路走來,相扶相持,親自帶大兩個孩子;但在最需要夫妻同心、一起陪著孩子度過狂飆期的時候,我倆卻因為教養觀念和方式不同,而常起口角衝突。這對我來說,可是比親子關係劍拔弩張還更痛苦呢!
我始終相信,只要夫妻關係和諧,再嚴重的親子問題都可以解決;當驚覺到我自己和外子吵架次數日增時,我開始好好反省,冷靜地拖著另一半去找心理醫師幫忙。才去看診兩次,就不必再跑醫院了,因為我發現只要先搞定自己的情緒,就有能量生出智慧、找出方法,可以繼續為咱家的「更年期vs.青春期」而奮戰。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您清楚自己孩子的特質嗎?您找得出最適合他的好方法來幫助他嗎?請別拿他和別人比較,也不要計較他今天的表現不如別人,只要相信他和您一樣,都有向上、向善的心,貴府「當更年期遇上青春期」的問題,一定能迎刃而解、平安度過!
汪詠黛部落格:http://blog.yam.com/melodywang101
(本專欄於周六下午兩點至三點,中廣流行網「綺麗世界」節目中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