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嫁前住在澎湖娘家的古石老屋,「積善家」這個嵌在門上的門聯橫批,是我從小看到大的家訓,我想我們這間百年老屋會書寫這樣的字句,應該是勤奮善良的先祖們雋刻永不磨滅的家規,為的就是讓後代子孫有所遵循,我們只要進家門,一抬頭就可望見,先祖應是要讓子孫將這個家規放在心上,永遠傳承。
爸媽都是土生土長在地人,他們為人儉樸,生活單純,對長上孝敬有禮,對晚輩教養慈愛,與左鄰右舍相處和諧,與親朋好友互動良善,爸爸在漁市場上班,媽媽是農婦,育有我和弟弟兩個小孩。
爸爸閒暇時常跟我和弟弟聊起爺爺撫育他的辛苦,也對爺爺傳承「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家訓很看重。爸爸耳提面命,讓我和弟弟向善的方向前進,讓我們因善念更加美好。
媽媽則是外表嚴肅,心地善良的傳統女性,早出晚歸,耕田播種,農作物收成時,部分販售外,其餘分送鄰居或親戚,讓大家共享無毒有機作物。
看到日子比我們過得不好的人,也會慷慨解囊,她說,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不要吝嗇,伸出援手後的喜悅感不是金錢可以買得到的。就是因為爸媽不與人爭,待人處事認真,得饒人處且饒人,兒女才能擁有豐衣足食的生活,這就是行善得福報、有餘慶的美果。
小鳳(高雄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