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署攜手宜蘭縣,陸續將十五萬尾鰻苗放流到宜蘭各流域復育,昨天縣長林聰賢與參訪綠博的羅東、力行國小孩童們,一起在新城溪放流鰻苗(圖/簡榮輝),不僅傳達綠博永續生命之精神,更期待激發民眾對自然保育的熱忱;而縣內全流域禁捕八公分以上鰻魚,亦領先全國。
【本報宜蘭訊】漁業署攜手宜蘭縣,陸續將十五萬尾鰻苗放流到宜蘭各流域復育,昨天縣長林聰賢與參訪綠博的羅東、力行國小孩童們,一起在新城溪放流鰻苗(圖/簡榮輝),不僅傳達綠博永續生命之精神,更期待激發民眾對自然保育的熱忱;而縣內全流域禁捕八公分以上鰻魚,亦領先全國。
近年來,鰻魚資源日益稀少,不過在鰻苗魚汛期間,許多漁民在撈捕過程中,若撈到價格較低的鱸鰻苗,就隨意棄置,任其死亡,只留下經濟價值較高的白鰻苗,形同浪費漁業資源。因此宜蘭縣政府自去年開始收購鱸鰻苗,流放縣內乾淨水域,護育漁業資源永續發展。
恰好漁業署在去年底,接收蘇澳海巡隊查獲漁船走私鰻苗,查扣多達二十五萬尾的白鰻苗,漁業署將六萬尾鰻苗留作研究之用,其餘都送至各縣市放流,而宜蘭縣收到十五萬尾,居全台之冠。
「宜蘭乾淨的水是主要原因。」漁業署長沙志一表示,鰻魚與鮭魚的洄游習性恰好相反,成鰻在海中產卵,鰻苗會洄游到各河川流域,因此將宜蘭視為復育鰻魚的重要基地。
縣長林聰賢說,宜蘭縣去年就宣布全流域禁捕八公分以上鰻魚,比漁業署頒布的一縣僅禁一條流域的規定還嚴格。林聰賢指出,由於目前鰻魚仍無法完全人工養殖,只能靠人工撈捕鰻苗畜養成鰻。不過近來因為環境變遷與過度撈捕,鰻苗產量逐年下降,為了保護漁業資源,除了頒布禁捕令外,同時還放流鰻苗復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