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漁復育 萬尾鰻苗放流淨水

 |2014.04.02
1563觀看次
字級
漁業署攜手宜蘭縣,陸續將十五萬尾鰻苗放流到宜蘭各流域復育,昨天縣長林聰賢與參訪綠博的羅東、力行國小孩童們,一起在新城溪放流鰻苗(圖/簡榮輝),不僅傳達綠博永續生命之精神,更期待激發民眾對自然保育的熱忱;而縣內全流域禁捕八公分以上鰻魚,亦領先全國。

【本報宜蘭訊】漁業署攜手宜蘭縣,陸續將十五萬尾鰻苗放流到宜蘭各流域復育,昨天縣長林聰賢與參訪綠博的羅東、力行國小孩童們,一起在新城溪放流鰻苗(圖/簡榮輝),不僅傳達綠博永續生命之精神,更期待激發民眾對自然保育的熱忱;而縣內全流域禁捕八公分以上鰻魚,亦領先全國。

近年來,鰻魚資源日益稀少,不過在鰻苗魚汛期間,許多漁民在撈捕過程中,若撈到價格較低的鱸鰻苗,就隨意棄置,任其死亡,只留下經濟價值較高的白鰻苗,形同浪費漁業資源。因此宜蘭縣政府自去年開始收購鱸鰻苗,流放縣內乾淨水域,護育漁業資源永續發展。

恰好漁業署在去年底,接收蘇澳海巡隊查獲漁船走私鰻苗,查扣多達二十五萬尾的白鰻苗,漁業署將六萬尾鰻苗留作研究之用,其餘都送至各縣市放流,而宜蘭縣收到十五萬尾,居全台之冠。

「宜蘭乾淨的水是主要原因。」漁業署長沙志一表示,鰻魚與鮭魚的洄游習性恰好相反,成鰻在海中產卵,鰻苗會洄游到各河川流域,因此將宜蘭視為復育鰻魚的重要基地。

縣長林聰賢說,宜蘭縣去年就宣布全流域禁捕八公分以上鰻魚,比漁業署頒布的一縣僅禁一條流域的規定還嚴格。林聰賢指出,由於目前鰻魚仍無法完全人工養殖,只能靠人工撈捕鰻苗畜養成鰻。不過近來因為環境變遷與過度撈捕,鰻苗產量逐年下降,為了保護漁業資源,除了頒布禁捕令外,同時還放流鰻苗復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