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生做對的事,是彰化鹿鳴國中體育班教師廖琴華最開心的事。台灣世界展望會社工得知,廖琴華二年前與學生一起資助非洲莫三比克的孩童「奧斯卡」,沒想到畢業後,學生還會返校詢問老師奧斯卡近況,讓老師覺得「這件事做對了!」至今奧斯卡仍受畢業學生的扶助。(圖/台灣世界展望會)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為學生做對的事,是彰化鹿鳴國中體育班教師廖琴華(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最開心的事。台灣世界展望會社工得知,廖琴華二年前與學生一起資助非洲莫三比克的孩童「奧斯卡」,沒想到畢業後,學生還會返校詢問老師奧斯卡近況,讓老師覺得「這件事做對了!」至今奧斯卡仍受畢業學生的扶助。
一般人以為,體育班學生欠缺人文、感性的一面,台灣世界展望會卻從國文教師廖秀華口中得知,本來為補考、印講義而積存的零錢,成為奧斯卡的生活、就學資助金後,學生空白的周記開始「活」起來。
老師讓學生在閱讀奧斯卡的資料及感謝卡時,練習祝福對方、表達自己的心聲;久而久之,學生的周記就會寫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感謝老師的教導,有的學生也會祝福爸媽。
懂得分享、開始尊重他人、用包容心看待同學之間的優點,四肢發達的學生顛覆傳統印象,樂於分享所見與感動,老師說:「後來他們連比賽得名的獎金都用作資助,即使畢業,資助也不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