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東西令你咋舌呢?昂貴的物價?開放的言論?或是街上辣妹曼妙的身材、清涼的打扮?當然,首先你得搞清楚什麼是「咋舌」,還有「咋」這個字怎麼念。如果你有邊讀邊把「咋舌」讀成「乍舌」,或是將「咋」旁邊的「乍」與「日」送作堆,讀作「昨舌」,那麼這件事就真的很令人咋舌了。
好了,不要再「舌來舌去」,趕緊進入正題吧!
咋,讀作ㄗㄜˊ,ze,最常用的是嚙、咬的意思。因為咋跟口腔的動作有關,所以從口部;又因為在口中完成的事情,如一口一口的吃東西、一個字一個字的說話等,都是很短暫的動作,所以用有「暫時」意的「乍」(ㄓㄚˋ,zha)來表示咋的聲音,不過語言演變的結果,咋現在的讀音跟乍已經有所區別。因為「乍」和「咋」本來就有點親戚關係,所以古人有時候把「乍」和「咋」這兩個字通用,用來表示暫時或突然之意。
例如《左傳‧定公十八年》有這樣的記載:「桓子咋謂林楚曰:『而先皆季氏之良也,爾以是繼之。』」這段故事記載著:陽虎想藉著在蒲園宴請季桓子的機會把季桓子殺掉,林楚駕車載著桓子,桓子突然對林楚說:「你的祖先都是季氏的好臣子,你也要繼續這個傳統啊!要救季桓子啊!」這裡的「咋」就等同於「乍」,作突然、忽然解釋。
咋有時候也當作大聲的意思。例如《宋史》裡〈韓世忠傳〉這樣描繪韓世忠這個人:「與賊遇。世忠步走挺戈而前,賊望見,咋曰:此韓將軍也!皆驚潰。」賊人看見韓世忠,紛紛大喊:韓將軍來囉!人人嚇得落荒而逃。這段話描寫韓世忠的英姿,真入木三分啊!
不過,咋最常用的還是「咋舌」這個詞。咋舌的意思是咬住舌頭。這個咬住舌頭可不是要咬舌自盡喔!就如同我們常說「跌破專家眼鏡」也不是真的有專家跌破眼鏡,而是指讓人不可置信的意思。咋舌是形容吃驚而說不出話來,好像咬住舌頭一樣。例如我們可以這麼說:這位魔術師的表演出神入化,令觀眾咋舌。
「咋舌」和「結舌」都跟舌頭有關,不過咋舌比較常用在令人很驚異的事情上,結舌形容恐懼或理屈而說不出話來的樣子,有說話結結巴巴的意思。例如:他口試時被問得張口結舌,面紅耳赤,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
形容這種緊張的情況,我們就不用咋舌,而使用結舌。比較起來,如果咋舌的情況多一點,生活會有不少樂趣;結舌的情況多,那可就不太妙了喔!
(商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