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在昨天的總統府中外記者會上,馬總統再度重申服貿協議對台灣的重要性,他強調,服貿如果不簽署,除了影響我國在全球的競爭力,更會影響年輕人的未來發展。總統還搬出韓國做例子,認為服貿如果不簽,未來將無法與韓國競爭。
總統指出,通過服貿協議完全是為了台灣經濟的未來,各國雖願意跟台灣做生意,但對於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就會猶豫;韓國廠商在世界各地享受開放的市場與優惠的關稅,我們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競爭力慢慢流失。我們落後韓國十年,現在追趕都來不及,怎能口口聲聲說「不要急」呢?如果我們的服貿協議通不過,最高興的就是韓國。
針對外界疑慮,總統也一一說明指出,外傳服貿通過後,大陸勞工與移民就會大舉入侵,台灣勞工就會失業;台灣出版業會被大陸把持;服貿協議只照顧大企業,忽視中小企業;大陸營造業、電信業來台投資,會影響國家安全;開放項目不對等,總統說,事實上,在服貿協議中,台灣開放陸資的六十四個項目,有二十七個已經開放二至五年了,例如餐飲、租車、中藥批發、圖書批發零售等,對台灣市場的影響很有限。
總統強調,對於可能受衝擊行業,政府匡列九百八十二億元,分類進行三種方式處理:振興輔導、體質調整,與損害救助。協議中還有緊急協商、國安例外、實施檢討,與修正規定等條款,隨時都可有效因應各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