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說偈--止的妙用

星雲大師 |2014.03.24
5845觀看次
字級
圖/心 皓

修止令心調,

心調離貪欲;

離欲得解脫,

解脫心平等。

──《佛說本事經》

一個音樂家在演奏之前,必須先將樂器的音律調適得恰當、準確,才能夠彈奏出和諧美妙的音韻;寫作的人要將文章修潤至通順流暢,才能讓人方便閱讀乃至產生共鳴;裁縫師,不論什麼布料、花色,也要做一些設計打樣與配色安排,才能夠裁剪出優雅適宜的服飾。

我們不只是調伏外境,更重要的是調伏自心。但是心要如何才能調伏呢?佛法告訴我們「修止令心調」。佛教談到修行,都會提到「止觀雙修、定慧總持」的法門;止是定,觀是慧,想要調伏內心,可以先從禪定入手,藉由修定來引發智慧。

日常生活裡,我們需要人際往來、上班工作、柴米油鹽等,許多繁瑣的細節,不免讓人忙得生起各種妄想與欲望。人們的欲望,大概都離不了財、色、名、食、睡,為了這五種欲樂,往往做了物質的俘虜,甚至招感了惡業而不自知。欲望愈多,生命就愈趨向黑暗和痛苦,所以佛教才會將這五種不善稱為「地獄五條根」。

這些外境的五欲,生滅變化快速,讓人在感官享樂之餘,也會伴隨著痛苦而來,不能永遠安樂。甚至,身體已經很疲累了,但是妄動的心,還像猿猴一樣地跳躍不停、胡思亂想,這時候就需要修止的工夫,來止息內心裡種種的妄想與雜念。

因此,我們每天可以靜坐五分鐘,將心安住於一處,久而久之,妄想會減少,而漸漸達到「心調離貪欲」。心一旦調伏了,在面對各種名利、美色、飲食美味,乃至睡眠懈怠,就比較有定力,不受動搖,從「少欲」慢慢達到「離欲」解脫境界。

「解脫心平等」,一個解脫的人,對於世間的種種欲望,就如虛空面對萬象,不會生起分別,而能夠以平等心看待,自然就任運逍遙、隨緣自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