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天氣忽冷忽熱,輪狀病毒肆虐,許多寶寶感染不停拉肚子。醫師警告,家長幫腹瀉寶寶清潔屁股時,千萬不能直接用水沖洗,也要注意擦拭方向,一旦病毒「逆行」,泌尿道感染大腸桿菌,可能腎臟發炎。
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指出,最近每十個小病人就有七人因輪狀病毒腸胃炎住院,有些人併發泌尿道感染,甚至腎臟發炎,延長住院時間。
李敏駿說,最近連續收治兩名小女童因泌尿感染、腎臟發炎住院,她們起初感染輪狀病毒,嚴重水瀉,每天狂拉十幾次,小屁屁紅腫,讓媽媽心疼。
病童媽媽主訴,孩子拉個不停,光是乾擦不夠乾淨,每次拉完就讓寶寶坐浴,或直接沖水洗屁屁,才能洗乾淨。
李敏駿強調,不管是坐浴或水沖,都會增加會陰部、泌尿道感染大腸桿菌的風險。尤其女生更應注意,因尿道與肛門口距離較短,如果清潔方式或擦拭方向不對,很容易感染糞便中的細菌。
李敏駿指出,除勤換尿布,最好依照由前(生殖器)往後(肛門),及用溼紙巾乾擦後再水洗等原則,降低大腸桿菌感染風險。
李敏駿解釋,在腸道裡正常存在的大腸桿菌具有「P纖毛」,遇水就會到處擴散,且容易跟泌尿上皮結合,如至泌尿道,就會引起感染,輕者為膀胱炎,嚴重將引起腎盂腎炎、腎臟發炎,如沒有處理好,腎功能恐終身受影響。
李敏駿指出,輪狀病毒是目前病毒性腸胃炎主因,三歲以內年齡較小的孩子一旦感染,症狀嚴重,上吐下瀉,至少延續一至兩周,如嚴重脫水,則需住院。家長回家後應該先洗手、換衣服,不要急著抱小孩,才不會將外面的病毒傳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