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國健署昨天引用國外研究指出,近視、過重或肥胖,皆是台灣兒童健康重要議題,呼籲應每天參與戶外運動,減少近距離用眼,可避免肥胖與眼睛問題。圖為一群國小學童在操場上跑步。圖/程宜華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國小學童年齡愈大,近視比率增加愈快,未上國中即有三分之二近視;教育部資料顯示,每四名學童就有一人屬於過重或肥胖。國健署提醒家長,靜態生活是導致孩子沉迷網路、缺乏運動、體重超標的主因,應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才能預防近視和發胖。
據二○一○年學齡前兒童近視盛行率調查發現,幼兒園中班、大班的近視盛行率,分別為百分之四點六、百分之七點一;國小一年級、六年級近視盛行率,更增到百分之十七點九、百分之六十二,顯示幼兒園大班升國小一年級學童,近視率有快速大幅上升現象。
進一步分析發現,有近視兒童,假日看電視及打電腦、上網或打電動的平均時間,長達二百九十一點九分鐘,較無近視兒童平均二百五十五點八分鐘,多了三十分鐘以上。
國健署組長陳麗娟表示,兒童太早近視,容易變成六百度以上高度近視,也容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裂孔、黃斑出血及黃斑退化等,增加失明風險。她強調,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近視危險因素,建議兩歲以下幼兒應避免觀看螢幕,而大於兩歲之幼兒,每日也不要超過兩小時。
國健署指出,除視力困擾外,還有體重問題;根據教育部資料,每四個兒童,就有一人屬於過重或肥胖,肥胖兒童未來成為肥胖成人機率比一般體重正常者高,肥胖可能為未來帶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潛在疾病。陳麗娟建議學童,每天戶外活動應超過兩小時,每天至少運動一小時,可減少兒童近視發生及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