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植物說話
圖/白石莊主人
我常常為前來白石莊的朋友們導覽莊園裡的植物,也常引得朋友們瞪大了眼睛:哇!你曉得的可還真多呀!
但只要一回頭,或是一低頭,我便從虛榮中跌落現實,不得不俯首承認:其實,來到了大自然中,我幾乎變得一無所知了。
這不是故做矯情謙虛,而是事實如此,小小園區,或許我叫得出兩三百種植物的名字,但十百倍的「野花野草」以及蔓藤、雜樹等,我能辨識者真是百分不及一,大自然總是博大精深,無以讀遍。
那天去海南島做短暫幾天的輕旅行,來到一個餐廳,園外種有好幾棵大喬木,一看傻了眼,因為樹上掛著像西瓜般的大果子(右圖),難道海南島的西瓜長在樹上嗎?
同行伙伴無一人識得此物,問餐廳,有說叫炮彈果,有說叫鐵瓜,有說叫炮彈瓜……問了五六個人,問出了五六個名字。不約而同的是在答案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東西難吃。難吃幹嘛還種?因為好看嘛!
每株樹旁都掛著紙牌,沒寫這是什麼果,只寫「這東西難吃,不要去摘!」
眾口一詞強調此物難以入口,倒教我猜想莫非太可口怕人三更半夜摘了去?
人人不知這是什麼樹什麼瓜,倒是人人都曉得其味不佳,這就讓我想起了人們對於植物,是多麼的「功能取向」啊!
自古以來,人類吃植物、穿植物、住植物、用植物,連病了都要挖植物的根,刨植物的莖,摘植物的葉果來入藥,生活中離不開植物,果真記住的總是植物之功能、植物之滋味、植物之療效等等。真有幾人聽得植物之聲?知曉植物之心?理解植物之悲喜苦痛呢?
植物也有痛覺嗎?植物也有它的心情嗎?近代科學家早已告知我們,植物有各種知覺機能,植物只是不會說話而移動緩慢的動物。科學家發現連微生物都喜歡被歌頌、聽美聲,更何況億萬細胞組構成的高層衍化植物。
因此,記得那天在這餐廳問過一人又一人,都問不出這瓜的名字之後,我站在樹下突然一陣歉疚心生起,輕輕撫著樹幹,用我心裡的聲音和它交談起來。
我想,它必然聽到了我說的是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