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信念】 有量才有福

楊奕成 |2014.03.04
2564觀看次
字級

 逛夜市的時候,只要看見賣潤餅的攤位,總要買一卷邊走邊吃,邊吃邊想起已然在天國的外公。自有記憶以來,隻身飄洋過海來台的他,每年歲末之際,必然會大張旗鼓的展開包潤餅工程──這是他見證自己在這座島上安身立命的方式。

 彼時身材壯碩的外公,喜滋滋地在狹仄灶腳裡,準備著一盤盤包潤餅的餡料,切工精細,有豆干絲、蛋絲、豆芽菜、紅糟肉、花生粉、芫荽……看得我目不暇給也瞎忙起來,然後不停地探問:「阿公!好未?會當吃未?」顧著吃潤餅的我,沉浸在幸福的滋味中,至於介之推的義行,早已被我拋諸雲外了。

 倒是外婆卻皺著眉說:「傳遐濟,哪有遐敖吃!」聞言,外公會以大嗓門回道:「免煩惱,加己吃,嘛請厝邊隔壁來吃,有量才有福啊!」說完,狹仄的灶腳裡便迴蕩著他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笑聲。

 不僅如此,外公有量的個性真的就像潤餅的豐富;每回他大陸的朋友來台,外公必然熱情地招待食宿,以及遊覽名勝,而當鄰居被債逼得活不下去時,外公必然大方出資相借,日後無力償還亦不追究。聽著外婆在旁碎碎念,他仍是那句:「有量才會有福啦!」然後又是一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笑聲。

 然而,外公卻不知怎麼就是容不下當年尚未出嫁的母親,沒來由的冷嘲熱諷是常有的事,而這樣的行為似乎也起了帶頭的作用,阿姨們總會在看電視、吃飯時,冷冷地對母親說:「坐邊邊點,不要跟我們坐在一起。」這如針刺心的話語,母親往往只要想起,便禁不住要落淚。

 外公生命中的最後幾年,時常出入醫院,母親只要接獲消息,定急如星火地前往侍奉湯藥,如此孝順的女兒,不明白外公何以卻容不下她呢?

 作家焦桐在《臺灣肚皮》裡寫道:「這世間,像潤餅這樣闔家合力張羅、團圓分享的食物並不多,它總是串連著家族記憶和親情,很多誤會因而冰釋,很多家人在一卷潤餅中團聚。」然而,可嘆的是,這個困擾母親多年的心鎖,在外公離世以前也沒有解開,現在更不可能了吧!

 不過,我訝異的是──近來母親重提這段往事時,卻一掃昔日陰鬱,不再耿耿於懷,她告訴我:「人間的緣分,父女之間就是世緣,有世緣未必有法緣,也就是感情未必那麼好,若真的遇上了只有學著調適自己的心境,這樣日子才能過下去。」

 這番話,讓我浮現《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寶玉來到賈政的船頭「光著頭,赤著腳,身上披著一領大紅猩猩氈的斗篷,向賈政倒身下拜」的畫面。曾經因為「不肖種種大承笞撻」的寶玉,在隨僧、道飄然遠去前,選擇忘掉與父親法緣不夠深的無奈,而不忘與父親的這段世緣,那倒身下拜,有著對養育之恩無盡的感謝。

 我認同母親所說的緣分,就如同潤餅的組合方式,有包冰淇淋的,也有傳統的吃法,至於怎麼選擇,端視各人的喜好而定。兩張餅皮,適度的餡料,就可以包出穠纖合度的潤餅,母親雖然很少吃潤餅,不過卻是用自己的信念,實踐外公「有量才有福」的精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