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傳法、剃度 臨濟兒孫滿天下

妙熙 |2014.03.03
2975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右)一日在大雄寶殿,為發心出家的近三十 位青年圓頂。 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記者妙熙大樹報導】陽光和煦,鐘鼓齊鳴,佛光山上喜氣洋洋,一日上午大雄寶殿擠滿近千人,參加傳法暨剃度大典的觀禮。當天有韓國、中國、香港、印尼、馬來西亞等三十人出家、入道、受法。大典圓滿後,隨即為新出家者傳授沙彌、沙彌尼戒。

殿內鐘聲撞開迷濛心靈,大眾雙手合十,恭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以及佛光山寺副住持慧昭法師主法。〈佛寶讚〉將眾人的祝福凝聚在梵樂之中,剃度出家者身著黑色海青,以虔敬之心跪讀出家誓願文:「我弟子黃嚴等,今在三寶座前,誠懇發願,遠離俗緣,盡形壽出家為僧,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今年八十八歲的星雲大師是剃度出家者的依止本師,手持剃刀在「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號聲中,一一為出家者圓頂,弟子雙手合十,大師手畫三刀,口念「願斷一切惡事,願修一切善行,願度一切眾生,果證圓滿菩提。」觀禮家屬看見這一幕,淚水也隨著刀落滑下。

出家 至高至上之事

大師為新出家徒眾開示:「出家,是至高至上之事。在世俗中,雖享有紅塵的福祿,但也帶來是非煩惱。如今捨俗入道,與佛相應,無煩無惱,更需要大福報。大家當以吃苦為福報,忍耐為品德,從吃虧忍耐中成功。」

「傳法大典」接續進行,傳法自佛陀拈花,迦葉尊者微笑為始,西天傳至達摩祖師,東渡中國傳法一花開五葉,傳至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大師、四祖道信大師、五祖弘忍大師、六祖惠能大師以降,五家七宗,尤以臨濟宗最興盛,有所謂「臨濟兒孫滿天下」之說。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星雲大師勉勵諸法子:「過去佛陀弘法以人為本,今日在佛光山繼承臨濟法脈,當回歸人間佛教的本懷,以尊重、包容的法門,讓每一個人與佛心相應。」

水有源頭 法有根本

六位法子分屬五個國家,很具國際性,未來將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其中,來自韓國的頂宇法師,目前擔任韓國軍教區教區長,為全國佛教徒軍人的導師。三十三年前來到佛光山參訪,當時就非常景仰大師,並學習佛光山的人間佛教,今日能受法,成為法子,就像佛陀在靈鷲山上拈的花,藏在心中已久,終於拿出來展現在世人面前了。

星雲大師叮嚀法子:「水有源頭,法有根本,今日受法後,法子們要經常回到佛光山總本山禮拜,一日佛光人,終身佛光人。」

傳法暨剃度大典圓滿後,接續恭請心保和尚、慧昭法師、大覺寺監寺慧任法師為新出家者傳授沙彌、沙彌尼十戒,當眾戒子現搭衣、背、持具的莊嚴法相,誓願受持清淨戒修道,在旁觀禮的不少親屬感動得淚眼婆娑。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的程恭讓教授首次參加典禮,心中非常震撼。他表示,雖然大師年邁行動不便,但典禮程序依循古制如法如儀。再來,傳法者與剃度出家者的表情和行止,都呈現安然而虔誠的信仰精神。六個國家的多元性,則展現出人間佛教的國際性格,可以說佛光山所提倡的人間佛教,是讓佛教的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的新典範,也看出人間佛教的希望與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