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的路,後來才知道是對的

文與圖/徐重仁 |2014.03.02
2222觀看次
字級

年輕時要完全體會學習的樂趣可能很難,但可以從自己喜歡的事情開始。例如,你喜歡畫漫畫,將來想成為漫畫家,那麼你可以不斷去研究故事,去動手畫,參加比賽,自然會變成可以畫漫畫的人。倘若你很喜歡唱歌,就努力參加比賽,讓自己被看見。歌手也有必經的過程,並不是突然被人抓去出唱片,然後就變成歌手。很多人都是這樣成功的,他們有他們的歷程,付出的努力也很多。

年輕人,做自己就好

很多年長的人喜歡批評年輕人,說他們做這個不行,做那個也不行,但我們常講不清楚的一點是,到底希望年輕人做什麼?很簡單,就是做自己。做你自己有興趣、有能力,也肯努力去做的事。

如果你本身很有方向感,在學生時代就可以先練習看看自己喜歡做什麼,至少要有個想像。否則,將來出社會就只能靠運氣,靠運氣的話,成功機率會比較低。

除了培養自己外,我也鼓勵年輕人盡早獨立,不要過度依賴家庭。我常看到很多父母太寵愛小孩,每件事都弄得好好的,小孩只要在房間打電腦,什麼事都不用做。如果你是那個被寵愛的小孩,應該要激勵自己,脫離那個被你依賴的環境。一個人為什麼會出人頭地,重點就在這裡,否則,你會愈來愈害怕吃苦。

很多人出社會後找不到好工作,就開始抱怨,怪學校沒教、怪師長沒講,但不是這樣的。別人沒教,你可以自己去學,很多事要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夠走出來。

如果你現在還是大學生,要盡量多學習,不要虛度歲月。如果你已經踏入社會,就要認真思考你適合什麼工作,不要看別人做什麼,自己就想做什麼。

我們的媒體很喜歡報導年輕人的失業率,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年輕人,這其實會造成印象的錯亂。講久了,一知半解的人便隨之起舞,別人講什麼就相信什麼;另外有些人則會認為,原來我找不到好工作,是社會負了我,不是我負了社會,自己就不會去檢討。

真實的狀況是,一方面有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卻是企業找不到人,這是很矛盾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可能是你想做的工作不適合你或是你做不來,而適合你的,你又嫌辛苦、不想做,然後就說自己找不到工作,這是不對的。每個人都羨慕別人走上成功的路,但事實上,對的路要後來才知道是對的,當下並不知道。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每一個人生的分岔點上,慎選你的路。

(摘自《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徐重仁的22個人生發現》,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簡介

徐重仁

生於台南,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士,日本早稻田大學流通經濟學碩士,前台灣統一超商總經理,現為全聯福利中心總裁、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