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日前深夜發布內閣改組名單,任命六位新閣員,超乎外界預期。內政部長李鴻源倉皇去職,更有如政壇人事大地震。這次的人事改組,馬政府顯然是企圖以新閣員、新作為挽救施政不力的形象,為年底艱困的七合一選舉奠下若干迎戰的基礎。
李鴻源一直是民氣頗高的首長,在多個民調中,保持領先地位,他被無預警撤換,而且是由行政院在深夜臨時放出消息並證實,無疑是這波內閣改組的最大意外安排。內政部號稱「天下第一大部」,戶政、地政是業務主軸,與每一個民眾都有關,偏偏內政部在這兩項工作上出事,觸怒閣揆換人。
以苗栗大埔案來說,雖然是地方政府負責徵收土地作業,但引發爭議後,內政部卻始終自甘退居二線,而由地方政府以強硬方式主導。結果,終於鬧出人命。如今,又遭法院判決徵地拆屋違法,全案面臨國賠,是否重建的困局。再以連日大當機的戶政電腦系統來說,這完全是內政部負責主辦的業務,但也猶如新手上路般,連連當機,搞得民怨衝天,給行政院火上澆油。僅就這二件事,就看出高人氣不代表高成效,甚至可能有反效果。
江宜樺要求閣員傾聽民意,自己當然也要以身作則。就在運作改組的同時,他宣布,今後農曆春節年假可以考慮固定天數,並且朝增加一、二天的方式研擬新放假方式。這固然是回應新北市長朱立併倫之前的呼籲,但也是江宜樺能體察民眾心聲,從善如流的表現。
在宣布改組的第二天,行政院也宣布,今後不再新建高山公路,現有的高山公路則不能隨意拓寬;這是回應紀錄片《看見台灣》所點出的現象。雖然,地方對此發出不利觀光發展的質疑。台灣目前大大小小的山區景點,已是交通便利,武陵、清境等高山景點經常人滿為患;業者頭痛的是房間太少,而不是客人不夠多。也因此,在受《看見台灣》一片的洗禮後,國土保育已是民間共識,行政院決定禁止增開高山公路也是對民意的回應。
新任科技部長由嫻熟網路科技、曾任谷歌亞洲營運總監的政務委員張善政出任,則是希望學府科研能和產業作更好的結合,讓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再次轉型升級。傳統上,國科會以支援學府研究為主,但以台灣的規模及經濟發展需要,寶貴的研發經費與人力應該以更有效的方式發揮,成為產業升級的上游力量。在三C、網路、雲端技術成為主流產業的此刻,科技部掌舵者自然應以嫻熟這些領域的求才出任。
二月改組底定,加上三月科技部掛牌,行政院新組織、新團隊的第一要務就是能表現出有感施政,確實拚經濟,帶給人民幸福感,扭轉馬政府施政不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