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對民眾關切的放假議題,將研議多放一點假,以創造民眾小確幸。目前有三個方案待討論,包括農曆春節是否固定放九天、國定假日逢周末是否補假、民俗節日如元宵、耶誕是否放假。如果從「創造民眾小確幸」的角度來看,放假以從寬為宜。
針對三種方案,江宜樺說,他無法同時承諾三種假都要放,但他同意要讓民眾有幸福感,希望人事行政總處盡快修法。內政部次長蕭家淇表示,這三個方案牽涉全年放假日數,必須總體考量,只能選擇其中一種。
行政院之所以有多放假的考量是因為今年農曆春節假期只有六天,假期限縮在短期間內,更容易塞車。新北市長朱立倫就提出來,既然經濟發展無法滿足民眾,就多放點假給民眾一點小確幸。江宜樺則是在立法院答覆吳育昇委員的質詢時提出這樣的構想。
多放假對於軍公教和所有勞工是幸福的,但是對企業主就苦惱了。過去為了周休二日,勞資雙方拔河甚久。政府也擔心會影響生產力,直接衝擊國家總體經濟。然而周休二日之後顯示,生產力和放假沒有直接關係,反而帶動了觀光產業。全省的老街和新的旅遊景點都因為周休二日而重新改造,配合開放陸客來台,創造觀光事業的第二個春天。
和周邊國家比較,南韓和日本每年都放一百一十九天,美國和台灣一樣放一百一十五天。不過經濟產值和假日的多寡沒有必然關係。有人質疑,如果只著眼於小確幸,我們的經濟如何追趕南韓?其能超越台灣的主因在和世界許多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放假並非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
明年因為假日多和周末撞期,全年假期只剩一百零九天,少了六天。六個國定假日包括二二八、兒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雙十節,剛好都碰到周六或周日,民眾會有非常惆悵、失落的感覺。因為這些日子本來就應該放假,因此以補假的方式是適合的。如果周六撞期就周五補假,如果是周日撞期就周一補假,民眾就不會有「吃虧」的感覺。
其次是春節,每年春節假期日數不定,作息不好安排,如果能夠固定下來,倒也不失是一項德政,每個家庭可以根據既定的日期排定行程。事實上,很多企業員工在春節前後也都自行彈性放假,從務實面考量,春節固定天數應可採行。
民俗節日也可以考量列入而刪除政治性的節日,例如元宵節可以列為節日,民俗中的元宵節是春節結束的一天,花燈節有其傳統上的意義,民眾也可藉此賞花燈;政治性的紀念日其實是不必放假的。
行政院與人事總處應從更人性角度考量假日安排,而且從「多尊重傳統、少遷就政治」的原則著眼,重新檢視現行假日,做一新的安排。來幫助民眾實現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