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祈願文

永光 |2014.02.23
4017觀看次
字級

人間佛教將佛法人間化、生活化,讓普羅大眾有善美的因緣薰陶佛法,一直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慈悲願心。而《佛光祈願文》可以說是大師改良佛教傳統文疏、表章,引領信眾祈願祝禱,讓大眾學習在心中發心立願的一項弘法創意。

願立,則眾生可度

經典中記載,諸佛菩薩因其誓願力而成就其淨土。如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佛教史上,更見玄奘大師西行求法:「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可見發心立願實為人生自我增長,甚至修行有所成就的重要起點。

在佛光山叢林學院裡,學生們固定在早課中誦持大師的〈晨起祈願文〉,作為一個修行人二六時中的警勉:

我發願從現在起,

每天要利樂有情,自覺覺他;

我發願從今日起,

時刻要福國利民,度己度人。

慈悲偉大的佛陀!請接受我今天晨起後,真心對您的祈願!

而在修持精進的道路上,也不免要有大師的帶領〈為自我信心祈願文〉,讓真如自性恆常發亮,不再退怯:

佛陀,祈求您!

讓我在充實自我中,

增長智慧,建立自信。

讓我在精進修持中,

增長福德,建立尊嚴。

此外,大師亦帶領僧信四眾學習與佛菩薩交流,如:〈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向阿彌陀佛祈願文〉;對於各行各業人士,大師著有為軍警人員、甚至為煙花女子的祈願文;人生的各種角色、階段、各種天災人禍的無常事故,可以說大師的祈願文中,充分表達以慈給予大眾歡喜安樂,以悲拔除眾生不安苦難,其慈心悲願,周遍法界,圓融無礙。

心發,則佛道堪成

有個沙彌與師父一起上街,他見市集眾生苦難,心中發願:「要精進修行,發願度眾生」。師父轉頭對他一笑:「來,包袱我來揹,您走前面。」一段路後,沙彌又動念頭:「眾生這麼多,實在很難救度得完啊!」師父嚴肅的停下腳步,叫沙彌揹回包袱,走回後面去。最後在師父的引導下,沙彌終於明白,凡夫心念反反覆覆,但發願要步步踏實,穩下腳步,從自己的本分事做起。

《佛光祈願文》的內涵,依著大師的修持階段,而不斷提升擴大。大師在自序中描述,他自幼出家,在師長的引領下,日日向觀世音菩薩祈願:「弟子心朦朧,禮拜觀世音,求聰明、拜智慧……」,而後茅塞頓開。而後,擴展至父母師長、親朋好友等有緣人祈願祝禱,再至國家社會及全世界蒼生。五十歲之後,大師誓願以己為佛,示教利喜,代一切眾生受苦。從祈求轉為發願,希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法界一切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記得,在菲律賓弘法的十多年中,曾在宗教聯合祈福法會中,誦讀星雲大師的〈為世界和平祈願文〉:「慈悲偉大的佛陀,我們要學習您的真理,解脫種族中的對立;我們要學習您的慈悲,化解國際上的干戈;我們要學習您的佛光,照破世間裡的黑暗。」文詞雋永,造成極大回響,神父、修女也紛紛來索取師父的祈願文。

可見《佛光祈願文》,不但成為修行人行持、發心的重要依據,更因為其體裁明白易懂,不分宗教、種族,皆得成為其日常修行功課。《發菩提心經論‧誓願品》中說:「菩薩發心,先見至誠,立決定誓,立誓之人,終不放逸、懈怠、緩慢。」歡迎有緣人,共同誦持《佛光祈願文》,滋長生命的資糧,成就金剛非堅、願力為堅的菩提道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