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率領台灣各界人士,在北京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等多位領導人會見,給兩岸良性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各方普遍認為,這次會見,讓大陸新的領導層更深入了解台灣各階層實際關注的問題,同時讓台灣與會人士,充分了解大陸方面對兩岸關係的新態度。
兩岸長期分治,政治體制上有很大不同,經濟、文化、教育及宗教的制度及理念,也有很大差異。如同兩個同胞兄弟,長大後,因各別學習上差異,產生不同的處世理念。
這種差異,生活習慣如此,政治理念亦然。兩個不同處世理念的兄弟,要和樂融融共處,必然要懂得如何慈悲、寬容。
政治體制相異,意識型態又不同的兩岸,要尋求和平共榮,必然也要相互包容與尊重。大陸要能包容台灣不同的聲音,台灣也得尊重大陸的想法。
報載習近平會見佛光山星雲大師時,向星雲大師說,你送的書,我都看了。簡簡單單一句話,出自中共新一代領導人之口,傳達的不只是表面上的客套或謝意,還有中共領導人對台灣、對星雲大師的尊重。
星雲大師送什麼書給習總書記,我們不曾與聞,但大師送書,意在鼓勵與期許,則是必然。習近平能對來訪的客人,刻意提及他看過客人送的書,表明他對客人的熟悉,也顯示他對宗教領袖的尊重。
習近平能對一位宗教領袖表現高度尊重,自然他就能對台灣各界的想法,台灣民眾想要的體制有相當的尊重。
其實,不論是包容,或是尊重,都和慈悲同源。有了慈悲,就懂得寬容他人,懂得尊重不同行事,不同想法的人。
換一句話說,能尊重他人的人,必然能慈悲看待眾人。
政治人物,尤其是國家領導人,能慈悲,就能人饑己饑、人溺己溺,做對的事,做對得起民眾的事。
六十多年的分治,兩岸從砲火對抗,惡言相向,到如今的相互尊重,一路走來相當不易,兩岸領導人及各界人士自應珍惜,並從這個基礎上,更進一步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
高明章(台北市/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