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去年全國不動產贈與件數超過五萬件,創下歷史新高,是二十年前的三點九倍,這種現象值得關注。
內政部計畫二○一六年前將公告現值調高到市價九成,不少富爸富媽提前進行不動產贈與,節稅幅度可達八成一;包括「帝寶」等豪宅,去年都有贈與紀綠。
不動產贈與風氣興盛,南北各地皆呈高度成長,數量攀升最大的因素是節稅,這是富人慣用的手法,尋常百姓根本玩不起,遑論年輕一代,因為光是買屋就難如登天,莫怪「靠爸族」、「富二代」成為新寵。
二○○三年政府將土增稅減半,二○○九年遺贈稅從百分之五十降至百分之十,兩次都使得贈與件數逐步攀高;若地方政府大幅調高土地公告現值,富爸會精打細算,選擇投資的地區和標的物,可見富人的敏感度隨著政策的制定做調整。
總之,選定的時機都是對自己有利,不論時間點、房價、地段,都「錙銖必較」,除了在世時省下稅金,甚至庇蔭後代子孫,以合法規避應繳的稅額,造成國庫失血。
就贈與金額計算,贈與現金和贈與不動產,兩者相差數倍之多,莫怪富人會走「終南捷徑」,事前做好規畫,尤其夫妻贈與免贈與稅,更成為高資產族群資產配置及避稅的方式之一。
「不動產節稅」成為房市顯學,避稅方法千百種,坊間流傳「贈與可避奢侈稅」及「贈與不需實價登錄」等偏門規避法規,試圖減少繳稅金額,反觀無殼蝸牛望屋興嘆,貧富差距懸殊,呈現出兩種世界。
國稅局對於富人的「金錢遊戲」,理應心知肚明,據知正積極查核贈與規避奢侈稅的作為,成效如何不得而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希望國稅局劍及履及,徹查違法逃稅,以達公平正義原則。
陳林(台北市
/房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