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一項追蹤二十五年的研究發現,乳房X光攝影無法有效降低死亡率,這項研究推翻過去認為篩檢有效的假設,國內醫師認為,「該是討論乳房篩檢政策的時機」。
加拿大的這項研究刊登在重量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這項研究追蹤八萬九千八百三十五名,年紀四十歲到五十九歲女性,發現無論有沒有作過乳房X光檢查,乳癌的死亡率並沒有明顯差別。
這項研究也發現,透過乳房X光檢查發現乳癌,進行治療的女性中,有百分之二十二根本不需要手術、化療或放射性治療;換句話說,這些女性根本是過度診斷,而導致侵入性治療。
這項對乳癌X光提出的質疑,引起廣泛討論,有醫師以「非常驚訝」形容這項研究結果,過去只有篩檢攝護腺癌的攝護腺特異抗原受到質疑,乳癌X光篩檢行之有年。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直言,國際上已有為數不少研究質疑乳癌篩檢的有效性;他說,陸續的研究發現讓人不得不正視這個議題,「該是國內討論篩檢的時候」。
國內每年大約新增一萬名乳癌患者,超過六成都是第二期以下的乳癌患者,張金堅也表示,這些都得歸功於國內的乳癌X光篩檢,國際研究讓人無法忽視,但是國內婦女受惠於X光篩檢,也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乳房X光篩檢還是有必要性。」台大醫院外科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表示,儘管國際間有不少質疑,但是乳癌篩檢確實也有發現那些必須治療的個案,而且也可以提醒民眾要定期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