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智症協會昨天舉行「給失智症家庭的年節叮嚀」記者會,協會祕書長湯麗玉(右)提醒有失智長者的家庭,年節期間注意飲食安全。現場請來協會的失智症長者,示範先將甜年糕切小塊,再讓老人家食用。
圖/屠惠剛
【本報台北訊】健保署昨天表示,今年起,社區安寧療護納入健保給付,讓地區醫院及診所醫師和護士提供社區居家安寧照顧。
健保署醫務管理副組長李純馥指出,去年一到十月,有八千五百九十人住院安寧往生,患者平均住院十一天,居家安寧四千六百七十三人,使用一萬一千二百二十六次服務,平均每人使用三次,患者主要是癌末、漸凍人等十類疾病。
這仍然不能讓每位患者安寧善終,因全台只有四十五家醫院設有安寧病房、一百零二家在其他病房提供住院共同照護,七十二家醫院為院方的病患提供居家安寧照護,健保署參考新北市的做法,讓診所及小醫院的醫師和護士提供社區居家照顧。
醫師每出診一次給付七百二十五元,護理出訪一次每一小時七百七十元。病患申請居家安寧照護後,原則上醫師每周一次、護理師每周兩次到患者家中探訪,提供止痛、傷口照護等,讓患者在家中緩解不適,也完成患者落葉歸根的心願。健保署估計實施第一年,約有五百個病人會使用社區安寧照護。
為了讓末期病患順利回家善終,李純馥表示,今年起將擴大參與安寧照護的醫師,家醫、耳鼻喉科等西醫基層醫師,只要受過二十一小時的訓練,可以就近提供社區病人安寧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