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歲五個月大男童,右肩關節紅腫且手舉不起來,家長以為活動時扭傷,吃藥未見改善,到醫院檢查,發現是結核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醫師研判為罕見的卡介苗後遺症,提醒家長若孩子接種疫苗後,出現四肢活動異常,應及早就醫治療。
台北中山醫院骨科醫師施俊雄表示,這名曾施打卡介苗的男童,經X光檢查,發現其右肩肱骨上端,有一處約五元硬幣大小骨頭,已被細菌吞噬,疑為細菌感染或罹患骨腫瘤。開刀發現患處都是膿瘍,經細菌及結核菌培養,加上骨頭組織病理檢查,確診為結核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
施俊雄說,以手術進行傷口清創,並施予抗結核菌藥物,小男孩經過一個月休養後回診檢查,右肩患處已無紅腫,骨頭也逐漸長回原來樣子。
他指出,卡介苗是低毒性活性疫苗,目的是用來預防得到結核病,尤其是肺結核。新生兒在接種卡介苗疫苗七至十四天後,接種處會呈現紅色小結節;四至六周後,紅色小結節可能會變成膿泡或潰爛,這些都是接種卡介苗正常的免疫反應。
施俊雄提醒,新生兒打完卡介苗疫苗後,雖只有百萬分之十以下機率,會有局部淋巴腺長膿問題,而引發骨髓炎的機率更低,約百萬分之三,但骨髓炎容易造成小孩四肢出現異常,影響到生長板發育,甚至引發腳變形或長短腳,家長不容輕忽。
衛福部疾管署指出,卡介苗能有效保護幼童免於發生結核性腦膜炎,並間接降低幼童死亡率。只有極少數的幼童,可能發生骨髓炎等嚴重副作用,若有個案因接種卡介苗引起不良反應,衛生單位將會協助家屬申請救濟,家長無須恐慌、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