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計總處昨天公布去年十二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僅百分之零點三三;去年全年年增率百分之零點七九,是四年來最低的漲幅。主計總處表示,整體物價呈現「溫和上漲」的趨式。另外,年關將近,經濟部從昨天起連續三周將對四大超商及十八處傳統市場,監測年節商品價格。
為穩定農曆春節前的物價,經濟部次長梁國新昨天在立法院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重要商品及原物料市況監理小組」,對全台傳統市場、超市等監測特定商品價格浮動情形。而春節期間物價情形,不止經濟部,行政院也很關切,未來會不定期討論相關作法。
經濟部官員指出,監測的物價連鎖通路以外送年菜為主,傳統市場則挑五至六項,初步盤點項目包括年糕、蘿蔔糕、臘腸及堅果餅乾類等食材。
主計總處調查,上個月的CPI指數為一百零二點九三,年增率微幅上揚,主因水果、水產品、肉類、穀類及其製品、中藥材、家庭用電及旅遊團費等價格處相對高檔,外食費及桶裝瓦斯等價格調漲。
不過,蔬菜、蛋類、通訊費、成衣及三C消費性電子產品等價格相對較低,抵銷部分漲幅。此外,如扣除蔬菜水果,上漲零點三四趴;若再剔除能源後的總指數,則上漲零點二一趴。
主計總處說,去年全年CPI年增率屬於「溫和上漲」;與前幾年比較,九十八年下跌零點八六趴,去年物價年增率是九十九年以來最低。其中核心物價零點六五趴,是近三年最低漲幅。
不過,一般民眾可能與主計總處公布的數字感受並不相當,行政院監控的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物價逐月走高,十二月上漲百分之一點九五,全年漲幅百分之一點五九,遠高於去年的百分之零點五五,「大家感受比較深一點」。其中,食物類十二月較去年同期漲百分之一點三六,也替家庭主婦在準備年菜上增加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