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被視為學術界最高榮譽的「第十七屆國家講座暨第五十七屆學術獎」頒獎典禮昨天在台灣圖書館舉行,由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親自出席頒獎,表揚對學術研究貢獻良多的十位國家講座主持人、及十二位獲頒學術獎肯定的優秀學者。
今年獲選國家講座主持人的得主包括有台灣大學教授石之瑜、王暉、葉國良、謝明良、熊怡、鄭安理;中央大學教授馬國鳳、王存國;清華大學教授吳誠文、馬振基等十位學者,教育部將每年獎助每人一百萬元、連續三年。在這當中,石之瑜、王暉更是二度獲獎,成為終身榮譽國家講座主持人。
而榮獲學術獎的則有台灣大學教授吳俊傑、郭光宇、田蕙芬、吳瑞北;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蔡宜芳、黃克武、黃顯貴、台灣師大教授張俊彥、陽明大學教授張智芬、台灣科技大學教授李篤中、中央大學教授陳德懷以及中正大學教授張寧等十二位學者,每人獲頒六十萬元獎金。
馬英九致詞時談到政府十分重視學術發展,企盼能藉學術成果為台灣開發「腦礦」,為社會培養人才。此外,政府也將教育產業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鼓勵國內大學,與國外優質大學以合作模式,在自經區內設立分校、獨立學院、學位專班或專業學程,藉由引進國外教育資源,及建置符合國際水準的師資、課程等,讓高教更國際化,國際學術交流更密切。
學者出身的江宜樺除肯定得獎者對學術界的貢獻外,話鋒一轉也談到許多教授詬病的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與SCI(科學引文索引)機制。他表示雖然此制度一開始立意良好,但引入台灣實行,迄今已扭曲了學術研究本質、抹滅了做學問的熱情,,「現在是該冷靜下來好好檢討的時候了」。江宜樺說,他已跟教育部長蔣偉寧討論有關SSCI與SCI機制的檢討與改善,希望能藉此推動台灣研究環境朝正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