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緬懷藝顆顆殞星

郭士榛 |2013.12.30
1949觀看次
字級
紀弦倡導現代派詩壇常青樹
李國修「開門、上台、演戲」功德圓滿
王正平鑽研新法的琵琶演奏家
朵麗斯萊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郭芝苑國寶級作曲家創作一甲子
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傳唱兩岸
彼得奧圖8度與小金人擦身而過
金鰲勳 報告班長 7最大遺憾
郭良蕙名聲響亮兩岸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

趙無極 首位躋身西方美術史的東方人

●趙無極一九二一年出生於北京,十四歲進入杭州藝專,開始接觸西方現代藝術。一九四八年到法國巴黎進修,隔年就應邀在巴黎約克勒茲畫廊舉辦旅法首展。趙無極是首位被以西方繪畫藝術躋身西方美術史的東方人,也是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

趙無極將西方的抽象繪畫方法和中國畫寫意畫法的空靈意象相融合,油畫有寫意畫的效果,以稀薄的油彩潑墨,乾澀的筆法皴染。趙無極一生大約創作一千四百幅畫作,至於留下多少作品,連他本人也不清楚。在拍賣會上趙無極畫作屢創天價。四月九日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九十三歲。

紀弦 倡導現代派詩壇常青樹

●現代詩點火者紀弦,是台灣現代派詩歌倡導者,他在詩作〈狼之獨步〉中自喻「曠野裡獨來獨往的一匹狼」。十六歲開始寫現代詩,數十載而不衰。一九五三年創辦《現代詩》季刊,掀起新詩界革命,並於一九五六年組成「現代派」,主張以現代主義的藝術手法作詩。強調中國新詩是西化的「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對台灣現代詩發展頗有貢獻。

紀弦本名路逾,生於河北蘇州美專畢業,二十歲以筆名路易士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易士詩集》。共出版《摘星的少年》等二十部詩集,另有評論集、散文。二○○二年出版《紀弦回憶錄》,二○○八年出版詩集《年方九十》,堪稱「詩壇常青樹」。於美國時間七月二十二日凌晨加州過世,享壽一○一歲。

李國修 「開門、上台、演戲」功德圓滿

●集編劇、導演、演員及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於一身的李國修,創作力豐盛,素有「戲劇鬼才」之稱。「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李國修想做好的一件事,就是「開門、上台、演戲」。一生共創作出二十七個劇本。面對劇場工作,堅持以本土原創為著墨根基,以中國人的血液、台灣人的尊嚴,為這片土地傳達愛與關懷。

李國修因加入蘭陵劇坊,演出《荷珠新配》中的趙旺,受到注意。一九八二年,演出華視連續劇《唐三五戒》獲得第十七屆金鐘獎「最具潛力戲劇新演員獎」。一九八六年創立的屏風表演班,發表四十部劇作、一七九三場演出,發表過的舞台編導作品有《京戲啟示錄》、《徵婚啟事》、《西出陽關》、《三人行不行》系列等三十餘齣。為將近一百五十萬名觀眾帶來歡笑與淚水。七月二日凌晨因大腸癌病逝,得年五十八歲。

王正平 鑽研新法的琵琶演奏家

●溫文儒雅的王正平,一生投入研究琵琶現代技法,致力於創作,是台灣國寶級的琵琶演奏家。二○一○年發行專輯《梵天之音》,分享創新心得。一九九一年接任台北市立國樂團團長,二○○四年轉任北市國首任音樂總監。致力推展台灣國樂國際外交,曾至數十個國家舉行音樂會。他長年習佛,二○○五年自北市國退休時,曾說音樂是修行的過程,音樂本就追尋真善美,從樂到道的過程最需要的是「悟」。二月二十一日病逝台北,得年六十五歲。

朵麗斯萊辛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二○○七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女作家朵麗斯萊辛(Doris Lessing),其代表作有《金色筆記》等。她是迄今獲獎時最年長的女性諾貝爾獎得主。朵麗斯.萊辛一九一九年出生於波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政治產生濃厚興趣,一九五○年出版第一部小說《青草高歌》,開始她數十載寫作生涯,計有十數部長篇小說,七十多部短篇小說,兩部劇本,一本詩集,多本論文集和回憶錄,作品廣受學術界注視。 於十一月十七日逝世,享年九十四歲。

郭芝苑 國寶級作曲家創作一甲子

●國寶級音樂作曲家郭芝苑,譜出的台灣歌謠〈鯽仔魚要娶某〉、〈紅薔薇〉等風行全台;創作生涯超過一甲子。生性木訥、不擅交際,內心卻充滿熱情與人文關懷。譜寫的台灣愛國歌曲〈台灣頌〉、〈前進!台灣人〉等,深表身為台灣人的驕傲。晚年在體力、聽力極度衰退下,仍能堅持創作,譜寫逾五十首台語歌曲,他對鄉土的愛、對創作的熱情永遠不減。於四月十二日病逝,享壽九十二歲。

潘安邦 〈外婆的澎湖灣〉傳唱兩岸

●一曲〈外婆的澎湖灣〉紅遍海峽兩岸,素有「台灣民歌王子」之稱的潘安邦,活躍於一九八○年代,有〈陽光與小雨〉、〈鄉間小路〉、〈思念總在分手後〉等多經典之作。一九九三年退出歌壇赴美,二○○○年復出,伴隨著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成長、沉浮。二○○八年一月罹患心臟主動脈剝離症。於二月三日病逝,得年五十二歲。

彼得奧圖 8度與小金人擦身而過

●一代巨星彼得奧圖,一九六○年代主演《雄霸天下》、《冬之獅》和《萬世師表》等佳片膾炙人口,真正的代表作則算是《阿拉伯的勞倫斯》,飾演一戰英國軍官勞倫斯而享譽全球;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八次提名但皆落空,終於在二○○三年獲頒第七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的終身成就獎。彼得奧圖盡情於生活樂趣,盡力於舞台銀幕,他撐過一九七○年代一次胃癌,局部割除胃和胰臟。彼得奧圖去年七月宣布,「七十九歲也該退了,我向這個行業說一聲不流淚的,深心感激的再見。」 十二月十六日辭世,享年八十一歲。

金鰲勳 報告班長7最大遺憾

●金鰲勳導演出生於上海,文革期間在大陸當過紅小兵,到台灣後就學於國立藝專(今台灣藝術大學),一九七二年進入中影,擔副導演時拍攝《英烈千秋》、《八百壯士》、《黃埔軍魂》等片。一九八○年擢昇為導演,一九八七年拍攝《報告班長》系列電影,開啟台灣拍攝軍教片熱潮。去年發現罹患肺腺癌末期。今年六月二十一日病逝,得年六十六歲。生前已籌拍《報告班長7》成最大遺願。

郭良蕙 名聲響亮兩岸

●台灣知名女作家郭良蕙,於民國三十八年以空軍眷屬身分來台定居嘉義,寫小說創作貼補家用,當時經常在《野風》、《自由中國》等雜誌發表文章,在二十七年的寫作歲月裡共累積六十本著作,產量可觀。郭良蕙名聲兩岸都十分響亮,早年在台因爭議小說《心鎖》,引來軒然大波;晚年以文物、古董散文集在大陸成為知名作家。郭良蕙於六月十九日辭世,享年八十七歲。長子孫啟元決定「找回母親的舞台」,將以一年的時間出版郭良蕙全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