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熱愛蘇東坡的人格與文學,我常夢想著東坡能在台北復活,與我不期而遇。我們經常舉辦經典文學獎座,也曾連續十一場從各個面向介紹蘇東坡。但是講演再精彩,總覺得距離「復活」還少些氣息。
兩年前偶然間讀到陳義芝的新詩〈東坡在路上〉,套用轉化東坡詩詞,生動地描述了東坡起伏跌宕的一生,我彷彿看見了畫面,聽到了聲音,起心動念開始製作經典文學劇場。企圖用展演融合演講的方式,在舞台上呈現大文豪的生平與詩詞意境。
我因為投入白先勇老師《青春版牡丹亭》的贊助與製作,有機會認識許多一流的劇場演藝人士。他們聽說我想製作這樣一檔完全公益性質,推廣經典文學教育的展演,紛紛熱情響應,不計酬勞地答應演出。結果大牌齊聚,包括南管天后王心心、崑曲頭牌小生溫雨航、金鐘歌王殷正洋、書法家游國慶等等,加上音樂總監張儷瓊、劇場設計王孟超,又請來文學根柢深厚的劇場導演李易修,萬事齊備,只欠東風。
想要春風化雨,寓教於樂,當然要藉助東風。如果只是用表演的方式,意境可求,而深度難企。我是個連演講都害怕的人,從沒想過站上舞台演戲。詩人陳義芝長年在大學教書,各處演講,站上舞台演自己,總不成問題吧?我懇請陳義芝出馬,上台演出他自己,解說東坡生平,以及詩詞涵意。他推讓再三,最後終於說:「你陪我上台,我就演。」我只好硬著頭皮,一起上台演自己,與他一問一答,插科打諢,掌握節奏與時間,自忖在中廣主持節目已有經驗,應該不難,誰料舞台演出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我們一再演練,去年十月終於如願在國家圖書館的演講廳連演兩場,料想不到的爆滿(每場七百多人,也許免費索票有助票房),並且廣受好評。
國學大師辛意雲老師鼓勵我們:「每年製作一兩檔這樣的展演,或許能活化經典文學的教育。」也有許多單位一再邀請我們前去演出,可惜這一群大牌檔期太難湊合,始終沒能加演。
為了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我們於是將展演的內容精心製作成影碟,加上《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東坡詩詞選讀小書,透過國家圖書館,分送給全國九百多所圖書館,也提供給國語文教師免費申請取得,更置於趨勢教育基金會的所有格網站上,長期供人觀賞。很欣慰許多老師表示在課堂上放映,改變教學方式,頗獲學生歡迎。
受到種種鼓勵,我們再接再厲,今年展演的是《杜甫夢李白》,藉由詩聖與詩仙的相遇相知,介紹他們的生平與詩藝,也帶出唐朝的美學背景。除了老班底之外, 今年又加入詩人學者向陽、京劇明星朱安麗、舞蹈新星張逸軍,還有《公孫大娘舞劍器》呢!
新北市文化局主動邀請我們前去擁有一千四百多個座位的「多功能集會堂」演出兩場。我們則主動邀請各縣市高中老師帶領學生一起來觀賞,當作課外教學。網友熱烈支持,竟然像搖滾音樂會一般地「秒殺」索票。
十二月二十八日就要演出了。我們積極排練。希望能喚醒李白與杜甫,喚醒那個文學音樂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