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奇幻藝術傳統文創指標

郭士榛 |2013.12.23
1072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台灣原創「霹靂奇幻武俠世界—布袋戲藝術大展」二十八日起華山登場,戶外大草原上,將出現霹靂布袋偶明星素還真等比人高的戲偶,及韓國藝術家崔正化的「蓮花」戶外裝置,形成中韓藝術對比,文創布袋戲為觀眾帶來視覺震撼。

 轟動兩岸的文創指標霹靂布袋戲「奇幻武俠大展」,除讓布袋戲迷歡喜,也期望吸引一般民眾駐足。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總經理邱正生指出,數十年來,台灣每年總會引進歐洲藝術展、美日動漫展,甚至大陸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仔細思量,台灣難道就沒有自己的原創可辦大展?

 霹靂武俠世界展將是台灣首次本土延伸的文化藝術,展現累積的內涵,希望透過此展,讓全民都看到台灣精彩文化內涵的創造與設計。

 樹布袋戲里程碑從製造走向創意

 邱正生指出,此展主要目的是想創造台灣布袋戲發展的里程碑,對外證明「創意台灣」(C r e a t e i nT a i w a n,C I T)的價值,「台灣已從MIT轉型為CIT,從製造走向創意加值。」

 何謂「創意台灣」?邱正生進一步解釋發想的CIT概念,「台灣習慣引進式展覽活動,但台灣人文化藝術消費、鑑賞品味,早具國際水準,可惜文化消費體驗中,沒想到將文化內容做深度創作。」因此「霹靂奇幻武俠世界—布袋戲藝術大展」具有指標性意義。

 邱正生表示,展出霹靂百年內容,同時也標示出台灣產業轉型的軌跡,他說:「台灣過去MIT時期,因精密機械、電腦科技和硬體製造,占全球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可說是IC產業的製造中心,可是當產業轉型,做為全球品牌競爭市場時,MIT代工時代漸成過往,整個產業競爭力、產業毛利、產業鏈移轉,使產業型態開始走向BIT,大家開始重視設計。」「設計屬產業創意的一環,並不是全部。」邱正生強調,台灣談創意設計,不論整個文創產業,或文化藝術設計內容,都過度膨脹,只認為設計好,國家的文創產業、創意產業就一定扶搖直上,事實上,全球的設計產業並不是文創主力,只是基礎力,反而是影視文化藝術,如動畫、遊戲、電影、電視,及現代影音多媒體等創作及其周邊商品,才是帶動文化觀光,及其他產業鍊的價值和效應。

 政府當務之急推團隊一把

 邱正生說,大部分肖像經濟仍需回歸故事及背後產業脈絡,像美國的蜘蛛人、鋼鐵人,都因漫畫、電影棒紅劇中角色,故事內容打動觀眾的心,周邊商品才受人歡迎。霹靂也是屬角色經濟,透過劇情、文本創作、戲曲推動角色,延伸出商品效益,可說是台灣的指標。

 「台灣有很好的創意人才和創意氛圍,在走過MIT、BIT現已轉型為CIT,鼓勵、帶動原創,進入國際市場,政府當務之急應給團隊幫助,也是台灣經濟發展重要一環。」邱正生說,CIT內容就是一個平台,大展將文化藝術結合最好的創新科技的硬體、軟體,及策展人、設計、創意、製作,可說是融合所有內容的展現,證明「創意台灣」的價值。也是傳統產業文創化最好實例。

 邱正生小檔案

 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現任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公司總經理、霹靂台灣台副台長,及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副理事長。長期投入文化藝術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曾任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行政院文建會文化創意專案辦公室副主任。推動重要文化藝術活動包括台北藝術節、台北兒童藝術節、台北藝穗節、台北電影節等,負責規畫、執行的文創空間包括台北市西門紅樓、電影主題公園、松山文創園區等。

 也曾擔任台北市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專業組總監、台北燈節公共藝術總策畫人、兩岸城市藝術節「台北文化周」總策畫人、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台北文創精品館」總策展人、中國西部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台灣文創精品館」總策展人、台北/上海雙城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台北館」總策展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