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六八六─一七六二):字宗揚,號複堂,又號懊道人,江蘇興化人。乾隆三年出任山東滕縣知縣,罷官後到揚州以賣畫為生。圖/陳牧雨
李(一六八六─一七六二):字宗揚,號複堂,又號懊道人,江蘇興化人。乾隆三年出任山東滕縣知縣,罷官後到揚州以賣畫為生。
早年師從同鄉魏淩蒼學畫山水,入宮廷作畫時師從蔣廷,後來拜高其佩(指頭畫大師)為師。在揚州時又從石濤的筆法中得到啟發,遂以破筆潑墨作畫。
金農(一六八七—一七六三):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終身布衣。
好遊歷,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嗜奇好學,工詩文書法。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
高翔(一六八八-一七五三):字鳳崗,號西唐,又號樨堂,江蘇揚州人,一生從未做過官。
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無所不精。山水畫多用披麻皴,少渲染,且多數用雙鉤。善指畫,為指畫開山祖師,至晚年更是爐火純青。奉石濤為師,與石濤往來甚密。
五十三歲後才工畫。善用淡墨乾筆作花卉小品,尤工畫梅。
黃慎(一六八七—一七六八):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躬懋、菊壯,號癭瓢子、東海布衣。擅長人物、山水、花鳥,並以人物畫最為突出,題材多為神仙佛道和歷史人物,也有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形象,多從民間生活取材。亦善草書,從章草而出,別樹一格。
李方膺(一六九五─一七五五):字虯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乳名龍角,通州(今江蘇南通)人,曾任數處縣令。
去官後寓揚州借園,自號借園主人,以賣畫為生,工詩文書畫,擅梅、蘭、竹、菊、松、魚等,注重師法傳統和師法造化,能自成一格。
羅聘(一七三三─一七九九):字遯夫,號兩峰,別號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衣運道人、蓼州漁父。以金農為師,八幅鬼趣圖為其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