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馬偕醫院七月試辦「心臟節律器遠距照護服務」,客製化病患的心律紀錄及節律器安全性監測,視病患狀況,給予即時的護理指導及心理支持,並提供主治醫師上傳資訊分析作為回診治療依據,已服務十多名病患,病情皆獲得良好控制。
五十歲邵女士,因心律不整多次昏倒,去年八月植入體內心臟去顫器,今年七月加入「心臟節律器遠距照護服務」,十月曾發生兩次心跳不整情形,心跳飆高每分鐘近兩百下,觸發心臟去顫電擊,醫護團隊立即致電關心,安排複診,調整治療。
馬偕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應湘指出,嚴重心律不整患者,只要持續三秒就會昏倒,四分鐘內未急救會引起腦損傷,十分鐘後即可能腦死。國內每年約有四千多名心律不整的病患,需要植入心臟節律器或更換電池以維持生命,或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
李應湘說,患者每三個月至半年,得回醫院追蹤確認胸前的節律器是否正常運作,但因門診時間有限,非專科醫師大多無法有效率地運用節律器所紀錄的資料,主動給予適當的治療建議。
馬偕醫院遠距暨居家照護服務中心,結合心臟內科節律器門診,推出「心臟節律器遠距照護」服務,由資深專業護理人員主動監測病人心律紀錄及節律器安全性、即時給予病人護理指導及心理支持,並提供主治醫師上傳資訊作為治療評估參考依據,「多一份保障」,讓病人更安心。
馬偕心臟內科主任郭任遠表示,心臟節律器遠距照護,可量身打造,設定心衰竭肺部積水、心肌梗塞前的心電圖變化監測,依據病患狀態及環境變因,主動調整資料固定上傳時間,每月花費二至三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