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宜蘭弘法60周年--從念佛到藏經 富新意 妙熙 |2013.12.12 語音朗讀 45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星雲大師於宜蘭念佛會講堂主持「彌陀 佛七」。 圖/法堂書記室、蘭陽宗史館提供 「在宜蘭的歲月,『為了佛教』我好像什麼都要去做。然而許多創新思想,在當時飽受佛教界批評。」星雲大師說。當年他把佛曲〈西方〉作為回向,台北有一位老居士非常氣憤,認為佛教快滅亡了。但他堅持信念,無畏讒言,一心為佛教創出一番改革氣象。圖/妙顯 雷音寺信眾在丹墀念佛、繞佛。 圖/法堂書記室、蘭陽宗史館提供 念佛會兒童班的小朋友聆聽大師開示。 圖/法堂書記室、蘭陽宗史館提供 大師(中)為李奇茂(右)及張光正證婚。 圖/法堂書記室、蘭陽宗史館提供 青年跟隨大師趕火車到羅東、頭城共修。 圖/法堂書記室、蘭陽宗史館提供 文/妙熙 「在宜蘭的歲月,『為了佛教』我好像什麼都要去做。然而許多創新思想,在當時飽受佛教界批評。」星雲大師說。當年他把佛曲〈西方〉作為回向,台北有一位老居士非常氣憤,認為佛教快滅亡了。但他堅持信念,無畏讒言,一心為佛教創出一番改革氣象。 一九五二年冬末春初,大師在李決和居士等人邀請下,來到宜蘭雷音寺,但當時他對寺名有些意見,原因是吳承恩的《西遊記》裡,也有一個「雷音寺」,那好像是神話小說才會出現的場景。隔年正式駐錫宜蘭之後,便成立「宜蘭念佛會」,數年後興建一棟弘法講堂,這也說明了大師在宜蘭弘法,希望能把正知正信的佛教傳遞出去。 「在那個時代,念佛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師父就運用念佛來接引大眾。」慈惠法師說起大師的度眾智慧,至今仍深感佩服。當時一周有兩次念佛共修,周三屬傳統念佛,在雷音寺丹墀舉行,拜跪、繞佛、念佛、拜願以老菩薩居多。周六的念佛會較現代化,在新蓋的講堂裡有靠背椅,由年輕人帶領,方式活潑,最後唱大師所做的佛曲〈西方〉作為回向。 當時許多父母會將孩子帶來,但孩子會吵鬧,於是大師就將孩子集合在一起,由青年教唱,結束後分送糖果,孩童們歡喜雀躍,來的人就愈來愈多。而買糖果的錢都是充分地運用信徒打齋金,再回饋給當地孩童。 舉辦過的佛七不下百次,每一次都是大師親自主七,法器由青年擔綱,慈容法師說,「當時佛七相當興盛,連台北等外縣市的人都會趕來參加,我們司法器,帶領全場氣氛,很有成就感。」 首場佛化婚禮傳為美談 之後,念佛共修除在宜蘭外,也往北到頭城、往南到羅東,每周各一次。當時的青年下了班就趕到火車站,跟隨大師去各地共修、敲法器、教學。因宜蘭段的張炳文段長夫婦都投入念佛會的因緣,各地站長每當看見大家在趕火車時,就要火車慢點開動。之後,張段長的女兒張光正嫁給國畫大師李奇茂時,主婚人正是大師,也創下國內首場佛化婚禮的美談。 青年追隨大師腳步,下鄉佈教,最盛況與艱辛的應該是環島「宣傳影印大藏經」,當時孫立人將軍夫人孫張清揚和外交部長葉公超從日本空運回一套《大正藏》,為使廣大佛教徒知道並支持,於是發起此活動,但當時印一部藏經的錢,足以買一棟小房子了。如何籌足經費,又讓大師頗費周章。 走出去宣傳影印大正藏 於是,禮請南亭法師任團長,大師帶領宜蘭念佛會青年團參與,有張慈惠、吳慈容、張慈蓮、謝慈範、林松年等人,整整四十天中穿插講演、幻燈、歌唱、座談等方式,全台有名的寺院都共襄盛舉。 旅程中,台東到屏東五個小時石子路十分顛簸,大師擔心大台錄音機受損,一路擺在膝上,等抵達屏東東山寺禮佛時,兩條腿突然疼痛不已,回到宜蘭檢查才發現是急性關節炎,須把腿鋸斷,然大師不恐懼,照舊推廣《大正藏》,這一趟下來大眾共預約了兩百部《大正藏》。結果腿沒有鋸,大師為弘法忘記色身,竟也度過難關。 有了那次的經驗,大師日後決定將藏經現代化,希望編出一部「人人能讀,讀而易解,解而能信,信而易行」的《佛光大藏經》,從一九七七年開始,至今逾三十年,完成後預計十六部大藏,總計五百餘冊。 歷史上,從宋《開寶藏》到清《龍藏》都是皇家所刻,《佛光大藏經》一旦完成,將是首部民間力量成就的藏經瑰寶。 透早的木屐聲 六十年前,宜蘭市有四十八個里,念佛會有來自各里、共四十八位「班長」,負責組織該里的信徒。 佛七期間,早上第一支香開始以前,班長就會挨家挨戶地去輕輕敲門、叩窗,並提醒:「起來念佛囉!」清晨的宜蘭中山路上,沒有車水馬龍,但聞大人、孩子此起彼落的木屐聲,迴盪在大街上;他們歡喜熱烈地朝北門口的宜蘭念佛會行去,就為參加佛七的早課香。 佛光山檀講師林秀美回憶起當年打佛七盛況,透早街道上的木屐聲,讓她至今記憶猶新。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宜蘭弘法60周年--佛七盛行 蓮友一家親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宜蘭弘法60周年--彌陀佛 喚醒夙世慧根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4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緬懷星雲大師 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245校雲端交流 凝聚三好共識推廣生命教育 林聰明獲特殊貢獻獎西方寺瑜伽課 接引民眾結法緣元宵乞龜 390兩大金龜亮相基督城地震10年 佛光山領眾祈願 作者其他文章行腳山西佛寺巡禮 懸空寺 萬法在其中心保和尚傳承星雲大師 為佛光山依止大和尚踢足球懷念星雲大師 巴西貧童參賽佛光盃巴西人向心保和尚請法 竟以《金剛經》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