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柯佩吟宜蘭報導】「很創新!」談起星雲大師六十年前在宜蘭創立的念佛會,第一代成員張肇不禁讚歎大師的睿智;張肇表示,念佛會以遊戲、踏青、戶外發表心得等方式,讓年輕人從生活中接觸佛教,跳脫傳統做法,獨具巧思,也為傳法之路播下無數種子。
「第一次去念佛會聽經,大約十五、六歲。」回想與大師的首次接觸,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宜蘭第二分會督導張肇說,每回聽完經,大師會安排測驗、心得問答,「分數高的人,會被表揚。」張肇不好意思地笑說:「當時年少,不太能理解經典,所以沒被表揚啦!」此外,大師也會送著作給青年,包括:《玉琳國師》、《釋迦牟尼佛傳》等。
念佛會也帶動「佛七」盛行,早年家中經營棉被行的張肇說,常有遠地人趕到宜蘭參與,由於寺院狹小,參加者眾,「家中會騰出空房間讓外地精進蓮友暫住,父親也會提供棉被。」受大師言行影響,張肇一家也積極為佛教盡心。
張肇說,當年聽大師講《金剛經》,印象很深刻,雖無法體會經典中「放下執著」意涵;但多年後再研讀,「因為人生的歷練,可明顯感覺到,人又更精進了。」
星雲大師採「利導」方式接引青年,回顧一甲子前,七十六歲張肇忍不住哽咽:「大師真的很有眼光,看得很遠啊!」若要以一句話形容念佛會,就是「很創新!」當年一起念佛、宜蘭信用合作社退休總經理林焰明讚歎:「好個度眾法門!」
兩人從十幾歲小夥子念佛到近八十歲,當年小小的佛法種子已然成材,進而傳承,見證星雲大師艱辛且不悔的弘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