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台灣五歲兒童齲齒率近八成,十二歲學童恆齒齲齒指數是二點五顆,全球平均一點六七顆,顯示國內防齲齒仍有努力空間。
國健署表示,形成齲齒原因是在吃完食物後導致糖分附著使細菌大量繁殖,產生酸後造成牙齒表面脫鈣,形成蛀牙,若常攝食含糖食物或飲料,則更容易導致齲齒。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提醒,家長應減少把糖果、餅乾及含糖飲料當獎品或點心,並督促孩子確實遵守「二要二不」:一要小朋友吃完食物後要漱口,一天至少刷牙兩次,睡前一定要刷牙;二要使用含氟牙膏,每半年牙齒塗氟一次。同時,絕對「不」要含奶瓶睡覺,家長也「不」要以口餵食孩子。
國健署舉辦「二要二不,從齒健康」口腔保健微電影比賽,共二百四十四件作品參賽,經專家學者評選出社會組、學生組各前三名、佳作獎各三名及入圍獎共三十三名,昨日頒發獎狀與獎金。
國健署希望藉此傳遞口腔保健從小做起的重要性,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口好牙。優秀得獎作品將上傳y o u t u b e、活動官方網站(h t t p://t e e t h.h p a.g o v.t w/)及國健署健康99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