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童齲齒近八成 國健署推護齒微電影

陳玲芳 |2013.12.11
1356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台灣五歲兒童齲齒率近八成,十二歲學童恆齒齲齒指數是二點五顆,全球平均一點六七顆,顯示國內防齲齒仍有努力空間。

 國健署表示,形成齲齒原因是在吃完食物後導致糖分附著使細菌大量繁殖,產生酸後造成牙齒表面脫鈣,形成蛀牙,若常攝食含糖食物或飲料,則更容易導致齲齒。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提醒,家長應減少把糖果、餅乾及含糖飲料當獎品或點心,並督促孩子確實遵守「二要二不」:一要小朋友吃完食物後要漱口,一天至少刷牙兩次,睡前一定要刷牙;二要使用含氟牙膏,每半年牙齒塗氟一次。同時,絕對「不」要含奶瓶睡覺,家長也「不」要以口餵食孩子。

 國健署舉辦「二要二不,從齒健康」口腔保健微電影比賽,共二百四十四件作品參賽,經專家學者評選出社會組、學生組各前三名、佳作獎各三名及入圍獎共三十三名,昨日頒發獎狀與獎金。

 國健署希望藉此傳遞口腔保健從小做起的重要性,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口好牙。優秀得獎作品將上傳y o u t u b e、活動官方網站(h t t p://t e e t h.h p a.g o v.t w/)及國健署健康99網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